治疗白癜风哪家效果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就是在被贬官、被起用、再被贬、又调任、又被贬......中度过的,千里奔波,颠沛流离,而他却活的相当豁达洒脱。他命运多舛,一生坎坷,他深爱的三位妻子,都死在了他的前面,嫉妒他的小人屡屡陷害与他,通过各种手段把他贬谪到偏远的地方,但他却没有逃避挫折,依然勇往直前,在逆境时,寻找身边的美好,活出不一样的灿烂。他的一生正好诠释了泰戈尔的一句话“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这个人就是——苏东坡。嘉佑二年,从偏僻西蜀出来的苏轼以一篇名叫《行赏忠厚之至论》科举文章,轰动京师。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副试官是诗坛名人梅饶臣。两人一下子被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惊呆了。主考官欧阳修以为是弟子曾巩的文章,心说:“本来是第一名,不过我是你老师,要点你为第一的话,别人肯定不服,你就委屈一下,做个第二吧!”哪知拆开卷子一看,上面竟然写着“苏轼”两个字。这一年的科举考试堪称中华文明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因为参与考试的人有:欧阳修、梅饶臣、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吕大钧······。这些人对当世乃至后世的中华文明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当时欧阳修非常欣赏这个年轻人,曾预言苏轼的未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当苏轼名动京师、正要大展宏图,有一番作为时,他的母亲去世了。而他的母亲连他们父子三人考中进士的消息都没有等到就去了。就在苏轼刚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走出来,对他打击更大的噩耗又传来了。他人生的榜样,文学精神的领路人——苏洵去世了。父亲的去世让他悲痛欲绝,然而命运之神好像也妒忌他的才能,又给了他重重一击,让他心爱的妻子也永远离开了他。接二连三的打击几乎击垮了他,他就住在他们的坟墓旁边,每天如行尸走肉般,在山上一锹一锹地挖土,然后把松树种进去,再一棵棵的把水浇进去。就这样,日升日落,春去秋来,整整三年时间,他在那座他深爱的人睡着的山上,种了整整三万棵松树!三年里,他是怀着怎样的悲痛和思念,活下来的。直到十年之后,他在一个孤独的夜晚忽然梦到离世已久的妻子王弗时,依然肝肠寸断。他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的拿起笔,写下了那首千古第一悼词《江城子·记梦》。这时我们才知道他当年的痛苦有多深,“执子之手却无法与子皆老”,那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与悲哀!在这十年里,他又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也经历了王安石变法。因反对王安石被外放到杭州,来到西湖边,望着碧波千里,让他心胸为之开阔,随口念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从此,西湖又称为“西子湖”。他的眼中也不总是美景,有时可能是田野上空黑压压的一片蝗虫。他刚被贬到密州时,正值大旱,蝗虫泛滥成灾,百姓生活困苦,饿殍弃儿满地。他的妻子王闰之默默无语地陪着他捉蝗虫,拾弃婴,并任劳任怨的办起了育婴堂,使得千百孤儿免于病饿而死。她很普通,不像姐姐王弗那样聪敏,也不能在苏轼走弯路的时候给他提醒,可就是她陪伴苏轼走过了一生中的高峰和低谷。就是在这样的密州,苏轼一改以往宋词的伤春悲秋、儿女情长,写出了历史上第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同样是在密州,他写出了那首著名的中秋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王菲曾用她温婉柔美的嗓音把它唱出来,她唱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命运似乎总喜欢捉弄他,在他到湖州上任时。苏轼写了一句“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人抓住把柄,说他讽刺朝庭,对皇上不忠,于是被抓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有人要置他于死地,也有无数的有识之士纷纷上书,劝皇上不要杀苏轼。王安石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终于在众人的营救下,苏轼被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出狱后,他接着写他的诗文,表达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微薄的薪水、窘迫的生活,并没有把他打倒。苏轼反而带着全家,在东门土坡上开起了荒,过起了男耕女织、挑水浇园的田园生活。他对朋友们说:“从此以后,我就叫———东坡居士了。”困苦的生活并没有限制住他的想象力,因为东坡肉就是他这个时候琢磨出来的。宋朝的时候,流行吃羊肉,连贫困的老百姓,都看不上猪肉,导致黄州的猪肥肥大大。苏轼是个天生的吃货,没人吃的东西,偏偏让他琢磨出了一种新吃法。猪肉不是肥嘛,那就切成方块,一半肥一半瘦,在放上竹笋、八角增香味,加点黄酒去肉腥,用小火慢煮,一开锅就是香喷喷的美味。他还为此写了一首《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的自家君莫管。他就是一个乐天派,硬生生把困苦的人生,过的有滋有味的。“吃货们”就更应该感谢他了,因为以他命名的菜肴,就有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东坡豆腐等60道菜肴。在他人生如此落魄时,他游了黄州赤壁古战场后,感念人生苦短、世事艰难。遥想当年无数的英雄豪杰,都付笑谈中,最终变为一抔黄土。我辈一介凡人,终究是天地间的一粒尘埃,大海中一粒小小的粟米而已。于是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念奴娇》,这使他成为宋词豪放派的开山鼻祖。这首词太有名了,一提到宋词就会想到它。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在苏东坡时来运转,苦尽甘来,回到京城时,一辈子跟着他默默付出、担惊受怕、朴实贤惠的“老妻”——王闰之离他而去了。他已经习惯了,回到家里有那个等待他的身影,已经习惯了,无论做什么都有人默默的在一旁帮他,只是走着走着,蓦然回首发现她不见了,他忽然乱了。二十五年的默默陪伴已让他习惯了身边有她,只是阴阳两隔,让他到哪里去找呢?他一次又一次地经历这种无奈和悲哀,让他不断地和心爱的人经历生离死别。他要如何擦干眼泪,继续微笑上路,把他钟爱的诗词、把他温暖的文字洒满人间。这时一直默默陪伴在他身边的侍妾朝云慢慢的开解他,没有了苏夫人,她照顾起他的生活起居,她为他唱曲解闷,她帮他整理诗词歌赋。她就像一朵解忧花,在他生命里安然绽放。苏东坡总是那么的不合时宜,他再一次自请外放,先后就任于杭州、颍州、常州、扬州、定州,就在定州任上被人迫害,被贬往遥远的惠州。就在别人看他笑话时,他乐观的回答: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人人都道东坡豁达乐观,惟有朝云能识他满腹辛酸。无情的命运总是不放过他,疾病夺走了他儿子的生命,也夺走了朝云的魂魄,她的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一场瘟疫彻底让他的爱人离他而去。他有时就恨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圆滑一点,如果不是自己的耿直,就不会贬到惠州,那样儿子和朝云就不会死。但是那样的苏东坡还是苏东坡吗?苏东坡把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坟墓旁边建了个小小的亭子,并给它命名为“六如亭”,亭子两旁的对联上写着“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谈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总是认为他的人生够惨淡了,没想到他六十岁之后居然又被贬官,而且是贬到儋州(今属海南岛),那里瘟疫横行、老百姓愚昧不堪。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生活中。他教他们挖井、给他们熬中草药治病。他还办起了学堂,当起了先生。就这样,他居然培养出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年8月24日),苏东坡卒于常州,享年65岁。他走过的足迹遍布中国大地,他写过的诗在流传千年,当我们为他的坎坷唏嘘感叹、忍不住要为他流泪时,他依然笑着面对生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379.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