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道教南宗白玉蟾的《行香子》,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行香子题罗浮》宋葛长庚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沉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一、历史人物简介,

作者葛长庚(白玉蟾)南宋著名道士,原名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琼州人(今海南省琼山县),自幼聪敏过人,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后出家为道士,隐居在武夷山。白玉蟾兼通大洞法箓、斋醮科仪、特别是通晓雷法,对于宋代以后的道教有较大的影响。羽化后被封为“紫清明道真人”。著有《海琼问道集》《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文集》《上清集》《武夷集》等。

二、地理风光简介

(一)玉蟾宫,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是道教,目前道教在海南的唯一合法庙宇是玉蟾宫。玉蟾宫位于海南省定安县文笔峰山麓,是道教南宗的实际创始人、南宗五祖白玉蟾的最终归隐之所。

在道教的历史发展以及推动南宗与时俱进的时代进程中,玉蟾宫发挥着南宗主道场的作用,所以被称为“南宗宗坛。作为南宗的发祥地和文化中心,玉蟾宫对于南宗法派的传衍,发挥着开启宗源、推阐宗旨、护持宗规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和中华文明的振兴,海南玉蟾宫道教的文化价值被重视。

(二)罗浮山风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它位于广东东江之滨,离惠州市博罗县城5公里,与增城、龙门两县接壤。方圆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山峰42座、飞瀑名泉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山势雄伟壮丽,自然风光旖旎。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秦汉以来号称仙山,史学家司马迁把罗浮山比作“粤岳”,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它又是中国道教名山,道教称它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与南海县境内的西樵山并称为南粤二樵,故它又有东樵山之称。是中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岭南第一山”。苏东坡曾在这里因食了荔枝写了一首诗,而使罗浮山闻名于世。

《惠州一绝》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首诗,与您一起来一趟文旅,感受诗和远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