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君推过不少纪录片。

很多片子,要么好看,要么好吃。

今天这部就不一样了。它很好笑。

这片已经承包了我最近三周的欢乐源泉。

才看十分钟,就决心要拉更多人下水,一起傻傻欢乐一把。

虽然,它是部历史纪录片——

《历史那些事》

光从上图这张海报,应该就看得出来这不是一部正经纪录片。

确实,它超不正经。

第一集,讲苏轼。

大多数人从中学课本里得到的对苏轼的印象,应该离不了这几个关键词:苏轼,又名苏东坡,唐宋八大家,写过《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还有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被改成流行歌之后,很多人张口就能唱。

但这些个个耳熟能详,也遥远得让人无感。

所以,这片子挑了一个常见但却少人注意的关键词:东坡肉。

很多人都知道东坡肉是以苏东坡命名,具体故事却少有人了解。

这片子帮你挖出来了——

原来,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是个吃货。

第一集分集片名《在下东坡一个吃货》。

画风也是从片名开始歪的……

在简单介绍完苏东坡连连被朝廷贬谪的背景后,故事开始讲苏东坡在流浪的贬谪生活中,也捎带手吃遍了半个中国的美食。

先是第一次贬谪的目的地,湖北黄州。

也是苏轼解锁自己吃货天赋的第一站。

(仔细看看高能的旁白解说词……)

除了创作和当官之外,苏东坡还解锁了他的新天赋——那便是,吃。……他在长江里摸鱼,到西山中做饼,城郊的野菜,市场上的猪肉,他一个也不放过。甚至写进了诗文留下了菜谱。

这……这还是我们知道的那个苏东坡吗?

要不是片子提醒,十点君都不知道,原来在宋代,从宫廷到民间,羊肉才是最主要的肉食,猪肉并不被待见。

苏东坡都说了,当时的猪肉是“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也是在他的推动下,猪肉的地位才慢慢提升。

这点真假先不论,但观众应该都get到了苏东坡是真的爱吃猪肉,才会甚至研发出了东坡肉这道千古名菜。

历史穿越小剧场

人缘不好的苏东坡被贬谪的第二站,广东惠州。

喜欢吃甜食的苏轼简直到了天堂。

(高能解说再来一波……)

天气炎炎阴雨连连,在广东罗浮山下的庭院中,喜食甜食的苏轼,麻利地扒开荔枝的红衣。他一颗接着一颗,就算此时的他,犯了痔疮也是面无惧色。

能够把常规印象中的唐宋大文豪苏轼写成痴迷荔枝,不怕上火吃得满地荔枝皮的吃货……

编剧的角度也是刁钻……又可爱。

原来苏轼跟我们一样,在遭遇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唯一支持自己坚强活下去的理由也是——吃。

除了东坡肉和荔枝,被贬到惠州的苏轼郁闷之极闲着没事还自创了一道“羊蝎子”。

(能把苏轼和羊脊骨和谐搭配得一本正经的旁白来了)

当我们在羊蝎子馆大快朵颐时,也许很难体会,苏轼在近一千年前,拖着病躯,默默啃食羊脊骨一整天的心情。

以前读苏轼不能理解古人的贬谪之苦,现在看,大概就跟自己失恋时暴饮暴食寻找吃的慰藉心情是一样一样的吧。

这才第一次觉得原来苏轼确实挺可怜……

更可怜的是,明明在惠州吃着荔枝和羊脊骨吃得好好的,一纸诏书,苏轼又被贬到了海南……

在当时,海南可还不是现在的海边度假区,而是一个环境恶劣没有肉吃的不毛之地。

这就苦了吃货苏轼。

还好,不浪得“吃货”之名的苏轼,很快就发现了海南的至极美味——生蚝。

他惊叹“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并一本正经地修书给儿子,让他千万不要公开海南生蚝的秘密。因为他担心朝中士大夫知道了,会跑来海南跟他抢。

嗯……此时同爱生蚝的十点君终于找到了和大政治家大书法家大文学家苏轼的共同点。(感动一波,真想加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