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及今,从南到北,见证中国历史的一直是漂泊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国诗人。他们大多不得统治者的重用,而又见证了遗民泪尽的山河风雨。他们的诗大多感时伤世,叹己悲人。从牙牙学语的第一首古诗开始,《静夜思》就是思念家乡亲人的悲剧诗,当后来,不论是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马说》等等,无一不是悲情色彩笼罩下的自我表达!
从《诗经》开始,两汉南北朝,大唐到赵宋,司马相如,谢灵运,李白杜甫,苏轼欧阳修。每一位留下不朽诗篇的大诗人,都满含对国家人民的泪水。难道古人的诗,真的只有在描绘悲剧的时候才能迸发出巨大的光芒吗?万里悲秋,沉舟侧畔,一介书生,三尺微命,这些执笔中国人千百年精神世界的文人,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今天小贝子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自信洋溢,乐观向上的文化世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时期,(安禄山大将史思明的儿子)上吊自杀,标志着安史之乱结束,也是杜甫晚年不多地描绘自己高兴的场景诗,没有了少年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也没有了“三吏三别”时的花溅泪。杜甫在南方漂泊的时候,听说唐朝军队已经收复了河南河北的广大土地,心情异常激动,大庇天下的愿望再次闪亮,激动的他,在船舱里写下了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清新明快,家国豪情搭配风流潇洒,书生意气,大快人心,有机会一定要推荐加入中学课本。选这首诗开篇,也是让许多学习文化的朋友们,了解到,杜甫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有喜乐,打破传统成见。
《惠州一绝食荔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广东岭南一代,在宋朝时期还属于不毛之地,宋朝时期有罪的官员,往往会被贬谪到这里任职,意气风发的苏轼,在宋朝官场上,因为针砭时弊,发生了宋朝文人第一大案,乌台诗案,(如果有愿意听的,我会在以后给大家讲这件事),苏轼被一贬再贬,他后来调侃自己,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可是后来苏轼成为了诗人界数一数二的乐天派,服务百姓的时候,也成为了一个大吃货。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平生最大的志向并不是写诗,而是做官,“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年轻时候的他,带着家财从四川老家出发,蜀道难,大江流,一路上金樽清酒,五花马,千金裘。进入长安后,金龟换酒,力士脱靴,贵妃研墨。后来出游山水,当得知唐玄宗召他进京做官的时候,他喜不自胜,和家人告别的时候,留下就了这首乐观的理想诗。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被贬朗州后,面对自己被朝中大臣打压的局面,并没有消沉避世,而是在落叶纷纷的秋天,一排阴霾,壮志高歌。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的诗,你可能听得最多的就是《游子吟》,而年轻的孟郊诗风并不是这样,这首登科后,是写在他考中状元以后,不仅收获了功名,也收获了爱情,志得意满的孟郊纵马在长安街头赏花,心情畅快,送给自己家中考试的小辈,最合适不过。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素有诗佛之称,晚年的王维,不再是大漠孤烟里的一名官员,他找到了自己内心向往的地方,隐居了起来,菊花美酒,故人知己,成为了他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喜欢弹琴,唱歌的王维,在竹林里,描绘着自己一天的幸福生活。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离合,诗词界的鬼才,他的诗常常隐晦瑰丽,可是小贝子每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内心总是无比的激动,心情莞尔,仿佛此刻自己就和李贺一起,骑着骏马,驰骋在大漠里,塞北的雄奇让人顿时心胸开阔。
面对人生和前路,我们又该看向哪里,其实古人也给了我们答案,正如范仲淹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生命的真谛。用快乐去浇灌生活,你才会发现美。你有哪些珍藏的古人欢乐的诗,在评论区分享,和小贝子一起感受国学之美,更多精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