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介绍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我们熟悉的苏东坡是一个“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超脱物外的道骨清风之人。苏东坡年少成名,一出道就受到了当时的科举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靠才华征服考官也征服了世人。但与文学造诣颇高相对立的是苏东坡的仕途极其不顺畅,怎一个惨字了得!他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变法被一贬再贬,离政治中心越来越远。但“国家不幸诗家幸”,我们可以欣赏到更多的佳作,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个浓眉大眼的向道之人,居然是大吃货一枚!他在被贬至黄州时,写了一首《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宋朝时,猪肉由于寄生虫等原因,人们不喜欢猪肉,故而有“贱如泥土”,价钱比羊肉便宜多了。苏东坡吃不起羊肉,故而因地制宜的改造猪肉,挖掘出了的新的吃法,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东坡肉,也使得黄州百姓愿意吃上猪肉,自此,“东坡肉”随着苏东坡的名声名扬天下。苏东坡的吃货属性肯定不是一天形成的,在他被贬至惠阳(今天的惠州),又发现的好的食物——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每天吃三百颗,当然是有些夸张了,但足见苏东坡对荔枝的喜爱,连作为文人的矜持都快不要了,就告诉大家“啊,荔枝真好吃呀,没有什么是吃荔枝解决不了的,如果有的话,那就吃三百颗”。后来苏东坡被贬到儋州这个不毛之地,我们的大师亦继续发掘美食,其尤其喜欢吃鲜蚝。元符二年(年),54岁的苏轼写了《食蚝》,赞美牡蛎之味美可口:“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尔啖嚼……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写信告诫儿子别把海南鲜蚝的事告诉其他人,怕别人把他的美食给抢了,吃货的形象跃然纸上!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但好在有美食、诗词可以慰藉失意的人生,是以我们能看到一个可爱的吃货东坡,人生有千万般无奈,好在我们能够苦中作乐,这份豁达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不由让人一赞三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