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它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沙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这种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关的金鸡岭等同属丹霞地貌。韶石山由一系列丘陵山地组成,面积多平方公里,是国内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这里气候宜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风光优美,保留着众多的岩庙、古寨遗迹,更有神奇的岩棺、岩画。美丽的神话和古老的传说为这块土地抹上了神秘的色彩。相传多年前,舜帝南巡途经此地,登山奏韶乐,乐曲美妙动听,群山亦为之动容,遂变成了形状奇异的“三十六石”。韶石山因此得名。巴寨位于丹霞山的边缘地带,乃明末清初期间,百姓为逃避战祸而建在半山腰悬崖上山洞中的山寨,又称土匪洞。丹霞山乃广东四大名山之一,位于韶关市东北54公里处。丹霞山海拔米,远看似染红霞,近看色彩斑斓,悬崖峭壁,刀削斧砍,景色相当奇丽,进入巴寨需要负重行军近两个小时,翻山越岭,穿越六公里的丹霞地貌和峰林地带,沿途领略典型的喀斯特地形风貌,攀越十五米高的陡峭悬崖,到达位于半山腰的山寨遗址。石塘古村坐落于离世界遗产丹霞山西北20公里的一处美丽的小盆地中,周边山峦青黛,中间一抹平畴,田园辽阔,溪流蜿蜒,稻浪金黄,村庄星布,拥有悠久而又光荣的历史。从明洪武年间始祖李可求从福建移居此地、开荒建房算起,石塘古村已经走过了年的风雨,到清代咸丰年间已发展为千家村,成为仁化县最大的自然村。双峰寨,又名石塘寨,坐落在仁化县城西19公里的石塘镇,始建清光绪乙亥年,竣工于清宣统二年,由李自胜筹金三万,前后历时12年建成,双峰寨成长方形,石灰及青砖砌成,有一个主楼和四个炮楼,其间有围墙相连,围墙高9米,厚1.3米,四个炮楼,围墙四面均建有瓦面盖顶的廊,宽1.2米,下层称为半层,走廊及五个炮楼共有炮眼55个,寨堡另设一正门,门楣上方书“双峰保障”四字,原为吊桥进入寨内,寨外四周均设护城濠。锦石岩寺位于丹霞山之下层风景区。车开进第一道山门不久,朋友就指着半山绝壁说:“看,那中间狭长的岩石缝隙间便是锦石岩寺!”从下往上看,千仞绝壁半腰处,一座古朴石窟寺庙的飞檐翘角横空而立,在“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悬崖半空,有一排从山石里长出来的房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69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