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公益亲诊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l4oeln0.html
每每记起小时候念念不忘的一些事情,总要想到以前每年五月采茶的时候,偷偷躲上一棵大树祸害的事情,祸害的对象就是一种特殊的水果——枇杷。枇杷为何特殊枇杷作为水果是相当称职的,果肉柔嫩多汁,酸甜适宜,关键枇杷具有不错的药用价值,甚至是枇杷的叶子都可以入药,我想这和枇杷的开花结果方式有关,一般的水果春开花夏季或者秋季结果,枇杷却特立独行,它是秋天或者冬天开花,然后在夏天才结果成熟,一个果子享受了四季,受尽了天地精华的东西果然不一般,像极了《西游记》中的人参果。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枇杷的名字,竟然和乐器琵琶有不解之缘。据考证,枇杷名称出现之前,它可能叫做芦橘,金丸,炎果……,只不过这货的叶子呈长椭圆形,和乐器琵琶很像,所以大家就把它叫做琵琶,古时候琵琶和枇杷应该是通假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都知道这是苏东坡的名句,其实这首诗的上面还有两句“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这里的芦橘指的就是枇杷。三潭枇杷惠州的母亲河是新安江,而最好吃的枇杷产地都是如珍珠一样串在新安江流域周围,于是年三潭枇杷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必然是安徽歙县的特产。歙县种植枇杷的历史很长了,估计比新安江要长一些,目前有据可考的记录是宋朝罗愿写的《新安志》,里面就记录了三潭枇杷。不过我却想,有可能三潭枇杷的历史可能会更长一些,因为罗愿在写《新安志》的时候也说了,以前的记录都被方腊一把火烧掉了。三潭枇杷,大多数指的是深渡附近的漳潭、绵潭和瀹(yue)潭,实际情况歙县沿新安江流域的几个乡镇,除了深渡镇,还包括坑口、南源口等等地方。当然街口、新溪口、小川也是有不少枇杷的,苦于交通不变没有推广,只是留着自己解馋,毕竟这货很容易烂,真的和《西游记》里的人参果一样一样的,农民采摘时遇到高处的果实,都不用铁质工具,生怕果子掉到地上不见了。枇杷都是一样的吗当然不一样啦!枇杷也是和人种一样,按照肤色来分,三潭枇杷的品种,大体分成红肉、白肉和黄肉。肉不是指猪肉,鸡鸭鱼肉,而是指果肉的颜色,偏红、偏黄、偏白。买枇杷的时候,红肉有大红袍,光荣种;白肉有白花;黄肉黄袍。当然,枇杷的价格也会因为品种的不同变得不一样,买枇杷的你要问清楚,最好是试吃十个八个(你试吃十个八个的话,老板拿着木棍正在赶来的路上了)枇杷要怎么挑选当然选个头大的,理论上个头越大,枇杷的核就相对较小,买到的都是果肉,枇杷的水分更足,吃起来更过瘾,你也可以少剥枇杷皮。另外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挑选枇杷最好是在天气比较热的时候买,这个和挑西瓜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下了雨,水分会稀释到枇杷果实里,虽然水分足了,但是却没有那么甜了。枇杷吃不掉怎么办万恶的资本家,会把卖不掉的东西埋掉,我们不会。枇杷成熟期相对集中,而且又不好保存,关键是运输的时候和人参果差不多,不能挤在一起,个个都要VIP待遇,所以必然会有不少枇杷“出师未捷身先死”,枇杷这一点真不好,它太容易变质了,于是人们为了充分发挥枇杷的功效,就把枇杷摘下来熬成的枇杷膏,既是一种零食,又是一种辅助药品。枇杷膏这玩意除了贵,真的很好吃,我们小时候祸害完树上的枇杷后,一般会被胖揍一顿,因为果子都没有熟,接下来就是将功补过,发挥我们上蹿下跳的能力,采摘枇杷回家熬枇杷膏。不要问我为什么不背去卖掉,因为山路难行,枇杷吃不得颠簸之苦。三潭枇杷好吃的秘密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深渡的三潭枇杷之所以这么好吃,和它的水土是离不开的。枇杷是一种喜欢温暖阳光的植物,不喜欢严寒,对水分的要求和对土壤的要求也比较高。好枇杷生长的这些地方,都是沿着新安江一带,形成一个个晓得盆地,这种盆地小气候,正是枇杷喜欢的,枇杷高兴了,枇杷的果肉自然就好吃了。已经很久没有爬到枇杷树上祸害了,真想去深渡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