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895891.html

乘着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东风,博罗县长宁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越走越快。示范带启动建设以来,多个产业项目陆续落户长宁,不断夯实着乡村振兴的物质根基。

对于长宁而言,纷至沓来的新项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意识到,只有真正摸清城乡资源禀赋的底数,充分盘活资源要素,才能让示范带建设的效益发挥乘数效应,最大程度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完善和农民增收。”长宁镇委书记钟健活表示,在产业振兴的驱动下,长宁将充分盘活调度城乡要素,在更畅通的要素流动通道中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同时,长宁镇全体党员干部将秉持“为民造福”的情怀,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农村人居环境“三大短板”,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

南方日报: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来,长宁乡村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钟健活:诚如大家所见,示范带启动建设后,带来了长宁乡村景观和产业形态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以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土地盘活等基础工作,对乡村路网设计、农房风貌管控、污水管网铺设、水域整治、公共场所标准、“三线”改造等进行全面提升,各村的村容村貌都焕然一新。

产业方面同样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前长宁的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具有足够支撑力的支柱产业。近两年来,罗浮山智慧文旅康养示范基地项目、青云书室项目、设施蓝莓项目、中央厨房冷链配送项目等特色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并稳步推进,开启了长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不过,在我看来,乡村振兴带来的最大变化还是“人”的变化。这首先体现为干部队伍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到,干部队伍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投入了饱满的热情,他们扎根农村一线,到农田里去,到村民家里去,身体力行地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细落实,夯实着每一项工作的群众基础。比如在每一项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都有具体的领导干部包村包片,形成了“领导包村、干部包片、党员联户、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党员带头示范,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落到实处。

在这样的基础上,以往“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局面得到改变,干群关系更和谐了。在推进示范带建设的过程中,更是不断涌现出80多岁老者让院、群众无偿让地、村民齐力打通断头路等支持家乡建设的感人事迹,提高了政治领导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为乡村振兴装上了更强劲的“人气”引擎。

南方日报:在示范带建设的推动下,长宁镇如何最大程度挖掘本土资源优势,建设兼具本土特色和示范意义的乡村振兴样板?

钟健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经过多年的发展,集生命健康制造业、绿色生态旅游业、美好生活服务业于一体的“三生”产业在长宁加速成形,探索出一条生态和谐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此为基础,我们提出,要把长宁打造成为罗浮山脚下的健康旅游特色精品镇。锚定这一愿景,我们充分放大长宁区位优势、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禀赋等有利条件,做好乡村旅游业的“加减乘除”,打造了一批集旅游、休闲、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农旅文旅项目,打响“美丽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当前,我们正铆足干劲推动中央厨房冷链配送、设施蓝莓项目、朱顶红试种、军营置换地研学、博罗县委第三任机关旧址重建、美安里农业主题公园等项目,通过罗浮一号公路串珠成链,形成一条串联沿线自然景观、红色遗址、历史建筑、现代农业等的精品旅游线路。

事实上,不论是推进示范带建设还是更宏观意义上的乡村振兴,最终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共享全面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过程中,我们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同时,更加注重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农村人居环境“三大短板”,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舒适度。

廖钰娴

梁维春

相关阅读

博罗“镇”能量

长宁镇:文旅兴镇书写发展新故事

廖钰娴;梁维春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