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被贬黄州时经常和金山寺主持佛印和尚来往。有一天,他作了一首诗让童子送给佛印点评。诗是这么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佛印看完这首诗之后,用笔在上面写了两个大字“放屁”让童子带回。苏东坡看到后大怒,立马坐船过江来质问佛印。佛印大笑着说:“居士勿恼,您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怎又一‘屁’就打过了江?”

苏东坡名苏轼,是北宋眉州人。他是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说起苏东坡的诗词,大家估计都已经耳熟能详了,老叶这里就不多描述。其实苏东坡不仅仅只是一位大文豪,他还是非常有名的美食家。

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是苏东坡所作的一首《猪肉颂》,是他被贬黄州时所作。大家可以搜一下乌台诗案,本来因为这件案子,朝廷许多大臣上书要求宋神宗处死苏东坡,还有受牵连者达数十人。

但当时他的政敌王安石一句“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时,自号东坡居士。他自己开荒种地,还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送给当地的乡亲们品尝。乡亲们尝过之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又因他的自号,慢慢就改名叫了东坡肉。

其实说起东坡肉,它的起源并不在黄州,而是在另一个州徐州,只是当时并不是叫这个名字。等到在黄州被大家熟知时,加上猪肉颂这首诗,才让东坡肉这首菜慢慢地声名鹊起。随着苏东坡将此菜传到杭州之后,就开始风靡全国了。

苏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鲙;既饱,以庐山玉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曲洧旧闻》

到绍圣三年,苏东坡被贬到岭南广东惠州。在这里,他又作了一首关于岭南美食的诗。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岭南一带在北宋时期是出了名的蛮荒之地,许多犯罪的大臣多被流放至此。每每有迁客逐臣来到这里,往往大多都是哀怨嗟叹之辞,而苏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后来苏东坡一度还被贬到海南,一直到宋徽宗上位大赦天下的时候,苏东坡才得以返回。然而就在返回的路上,他就病逝了。等到宋高宗即位时,追赠他为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本文由老叶聊历史原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