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苏东坡这一生,可以说是起伏不定,但落的时段总比起多太多了,不得志和挫折要是能下酒,苏东坡势必会不省人事。
苏东坡的前半辈子可以说是风生水起,少年金榜题名,功名富贵在身,君主赏识,旷世才情名满京都。下半生深受打击,出狱后漂泊残生,不是在放逐之地,便是在流放的路上。
然而,苏东坡却把不得志化作“诗酒趁年华”的时段,把磨难更是化作“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他一生中每一个酸甜苦辣成败得失,在他那豁达大度的胸襟前都是一文不值的。
苏东坡这一份洒脱和涵养,这就是我们要向他学习的地方。人生不顺时,读苏东坡这首诗你会豁然开朗。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是不赞同变法才被新党贬到黄州的,本来认为黄州是苏东坡的底点,说到底在黄州待了几年后新党早就上台了。怎料苏东坡察觉和他们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也对,在那种非此即彼的朝廷,苏东坡坚持做自己非常难,他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无法担待于旧党,苏轼是贬了又贬,贬职到惠州。惠州地处于岭南,多瘴气,在那时,那便是流放囚犯的地儿。
这个时候的苏轼早就57岁了,这般高龄又在那种瘴疠遍地,荒凉不堪的地方流放。传闻极少有人能活着回来的岭南,他却来了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可以看出,在苏东坡心中,既来之则安之,他们没想着我回去,但他们也想不到我过得这么好,岭南特色美食最让人喜欢。苏轼豁达的心胸让我们懂得,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真正正可以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即便在风吹雨打艰难之中,苏东坡依然是一副阔达胸襟。不仅作诗写词,苏东坡还发明了“东坡肉”。
虽说被贬职的那些日子远离家乡,与亲人分开,但是他的爱人王朝云始终照顾在她的周围。而他却穿上麻布粗衣带领身边的人挖鱼塘、享受美食,接纳当下。
苏轼的诗词一直以来可以打动世人,因为他的作品可以带给大家无穷的力量,令我们愈发有魄力去面对未来的考验。要想更详细系统地认识苏轼和苏轼的词,推荐你看一看《苏轼词传》,其收集了苏东坡各个时段、阶段的作品,只有深入的认识了他的一生经历,才能对诗词的内容有更深的认识。
宋朝是诗歌的鼎盛时期,文人诗人数不胜数,诗词也琳琅满目,与《苏轼词传》一起的,还推出了《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和《辛弃疾词传》六本书籍。
恰好最近正在搞促销,只需要几包烟或是几杯奶茶的价钱,整整6本可以一次带回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