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非遗巡游绽光彩。2月5日上午,“不辞长作岭南人”——年惠州多彩非遗闹元宵大巡游活动在市区环城西路举行。九大方阵、30余个非遗项目、近名演员轮番上演,吸引近3万名市民群众到现场观看。
此次活动由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温金荣,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细花,副市长李俊玲等出席活动。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4项。今年,惠州市将继续加强各级非遗项目制度建设,加大非遗挖掘和申报工作力度,提前谋划东坡传说、葛洪传说、龙形拳、庙会(九龙峰谭公庙蘸会)等筹备申报第六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充实“国家-省-市-区”四级名录体系,培养一批非遗传承人,让传统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迷人风采。
30多个非遗项目轮番上演,近3万名群众现场观看
活动当天,巡游队伍在朝京门启动仪式上惊艳亮相,经过五一路路口、步行街牌坊,最后抵达平湖门。整个路线设有4个表演区,惠东渔歌、莫家拳、小金口麒麟舞、龙华大鼓、惠东盖子狮等30多个非遗项目轮番上演,让市民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此次非遗巡游活动盛况空前,是近10年来惠州市非遗民俗的首次集中大巡演,将本土的客家文化、岭南文化、渔家文化等非遗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近人的巡游队伍,由9个方阵、30个板块组成,其中包括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和10个省级非遗项目。除了各县区非遗方阵,还结合惠州文化历史和本地特色,设置了东坡传说方阵,更加全面地展示惠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此次巡游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有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麒麟舞、醒狮、舞龙、舞貔貅,有刚劲有力、招式灵活的龙形拳、李家拳、莫家拳,有气势恢宏、豪迈奔放的龙华大鼓,还有悠扬婉转、韵味十足的客家山歌、惠东渔歌、园洲粤曲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恢弘壮观的大巡游吸引了近3万名市民群众现场观看,无数市民群众早早赶往巡游表演区“抢占”有利位置驻足观赏,热烈的掌声及欢声笑语在人群中此起彼伏,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视频发抖音、发朋友圈,记录这精彩美好的瞬间。
与此同时,本次巡游活动还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南方+、惠州发布、惠州文旅等直播平台超过万人次线上观看了惠州多彩非遗“闹”元宵的盛况。热热闹闹、绚丽多彩的喜悦气氛铺满活动现场和各大直播平台,广大市民群众线上线下共同感受这场多元化的非遗盛会。
惠州现有市级非遗项目74项,将谋建非遗专家智库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文化底蕴丰厚,广府文化、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在这里杂糅,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发展成独特的、带有东江文化烙印的惠州文化,从而使惠州非遗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的特征,异彩纷呈。
当前,惠州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4项。
年,惠州组织修订了《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不断健全非遗保护规章制度。惠州还在推进《千年惠州·多彩非遗》的编撰、出版等工作,打造非遗国际交流名片。
年,惠州市将继续加强各级非遗项目制度建设,加大非遗挖掘和申报工作力度,提前谋划东坡传说、葛洪传说、龙形拳、庙会(九龙峰谭公庙蘸会)等筹备申报第六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充实“国家-省-市-区”四级名录体系,培养一批非遗传承人。推动建设非遗专家智库,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将非遗打造为惠及全民的文化民生工程。
惠州发放百万文旅消费券,实现“开门红”
为了迎接兔年新春,全市提前统筹谋划,推出近多项丰富多彩活动,举办年惠州暖冬文旅消费季活动,发放百万文旅消费券,并鼓励发动全市各地景区、文旅消费场所等以不同形式推出优惠举措。
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年惠州暖冬文旅消费季活动效应十分明显,春节期间,惠州多地迎来游客热潮。
据统计,年春节假期7天,惠州市40家A级旅游景区总共接待游客.6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西湖(含红花湖)、罗浮山、巽寮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南昆山生态旅游区依旧是最受游客的热门景点。
全市旅游景区实现“开门红”。其中,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日接待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总客流量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罗浮山景区客流量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巽寮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客流量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客流量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4%。
糜朝霞王昌辉
杨春容
糜朝霞;王昌辉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