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9时,G次列车从深圳北站驶出,朝着南昌西站疾驰而去。赣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了!
这一公交化、快速化、大能力的“黄金通道”,将赣州和河源拉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由此,广东省市市通高铁,全省由此步入“3小时经济生活圈”。高铁虹吸效应将进一步凸显,广东经济将迎来新腾飞新机遇。
一路风景一路歌
赣深高铁全线共设13个车站,分别是——赣州西、信丰西、龙南东、定南南、和平北、龙川西、河源北、河源东、博罗北、惠州北、仲恺、东莞南、光明城。
8时45分,深圳北站站台上热闹非凡。各大媒体纷纷到位,记者的“长枪短炮”纷纷对准进站列车......宽敞明亮的站台上、温馨舒适的车厢内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站台上记者、乘坐首发列车的乘客一起打卡、合影留念,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9时34分,列车到达惠州北站。“好快啊!”“就到了!”一批乘客恋恋不舍地下了车,又一群兴奋的乘客从惠州北站上车了。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车厢里上演了快闪活动,车组乘务人员组织乘客们合唱。歌声唱出了沿线职工群众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感。
9时55分,列车到达河源东站。站台上、车厢内全是合影留念的乘客,火热的气氛感染着每个人!
餐车乘务员贴心地准备了很多有地域特色的美食:赣南脐橙、高铁奶茶、皮蛋瘦肉粥、薯片、鸡翅、糯米鸡、豆浆。乘客们看风景、品美食,纷纷拍照打卡。
乘客欧阳冷浚今天带着妻子和孩子去赣州:“得知今天赣深高铁开通能直达赣州,我昨天就把原来的票改签了。以前回家单程要12小时,现在只要5小时,太方便了。”
“去年,我93医院,老家交通不方便,没能及时赶回家。今天,我特意坐首发车去看望母亲。以后我半个月去看她一次,时间紧的话还可以早上去、晚上回。”乘客罗三生说。
参建者中铁十九局的董菁菁无比自豪:“我有幸参与建设赣深高铁。4年间,我看着它从无到有,今天正式开通了,我真的非常感动,这也是我参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祝愿中国高铁越来越好。”
构建南北客运黄金通道
赣深高铁贯通南北,与10多条已建成高铁连接,将在粤赣两省之间构筑一条客流稳定、人气旺盛的交通要道。
赣深高铁的开通,让沿线人民的出行品质有了质的飞跃,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方式,更加快了粤赣沿线人员交流和资源配置。
作为东莞目前最大的高铁站,东莞南站整个站场有3层,可实现高铁同地铁、公交、小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候车大厅服务设施完备座椅、按摩座椅、卫生间、茶水间、便利店一应俱全。
惠州北站是该线路上新建站房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出站厅与市政轨道交通下层广场相连,体量大,建设标准高。房建筑形象以舒展流畅的线条轮廓模仿罗浮山起伏的山势,大厅曲线飘带形的吊顶,既像天鹅翩翩起舞优美的展翅,又仿佛双月湾海边奔涌的波浪。
河源市这次一举连通了4个高铁站,包括河源东站、河源北站、龙川西站、和平北站。站房内顶部巨大的水波纹吊顶十分吸睛,水波纹是从供香港水源的万绿湖水中提取的元素,寓意万绿湖万顷碧波。
赣深高铁开通后,不仅拉近了各大城市群的时空距离,还拉近了沿海发达地区和中东部地区的经济交流距离,促进了沿海产业加速向中部转移。
与此同时,赣深高铁将带动沿线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开发。高铁给沿线区域旅游市场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将跨省游变成了1至3天的短线游,各种形式的“高铁旅游联盟”推动高铁沿线的旅游深度开发。
据统计,与赣深高铁纵向平行的京广高铁开通12年,珠三角到武汉、岳阳、长沙、衡阳、郴州、韶关、清远的游客比开通前增长40%以上。
“高铁使旅游行业‘人流’变‘人留’,是旅游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广东省长期从事高铁研究的学者金一兵教授认为,赣深高铁开通后,将使沿线许多城市旅游产业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型发展,拉动城市餐饮、住宿、购物等领域的收入增长。
推动高铁沿线城市发展
赣深高铁在迅速扩大粤赣两省群众生活半径的同时,还将引发新一轮的投资热潮。一连串带“新”的名字,依高铁而建,因高铁而旺。
赣深高铁沿线城市即将成为所在城市发展的新地标。一座座“高铁新城”将拔地而起。
“赣深高铁开通运营,将大大加快了沿线城镇化进程。预计高铁开通几年内,赣深高铁沿线各城市都将成为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深圳市委党校教授谢煜说。
在惠州,以赣深高铁沿线最大的车站惠州北站为中心的高铁新城,已规划定位为城市次级公共中心。在河源,因为首通高铁,大湾区众多高科技企业纷纷“落子”河源,新引进的内资中以大湾区为主。
“一条条的高铁开通,广东省实现了市市通高铁。赣深高铁一头连着苏区一头连着湾区,一头连着老区一头连做改革开放的示范区,它有重大的意义。我们一同见证了历史。”中铁四局赣深铁路11标指挥长张晓强说。
最近两年湖南省各城市GDP排名数据显示,全省前六位排名中,京广高铁湖南沿线的长沙、岳阳、衡阳、株洲和郴州5座城市全部在列。
因此,专家预计几年内,赣深高铁沿线各市的GDP的年增幅较高铁开通前均不低于5%。
全国4万公里高铁运营实践证明:高铁能开启高铁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能全面拉动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能让人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严冬刘昊林浩陈俊彦
图片:陈俊彦郭鑫孙一淋
编辑:袁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