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m-mip.39.net/pf/mipso_4636739.html

昨天是文学家苏轼岁的超级大寿,听说杜甫、李白等好友带他去吃火锅了!果然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会吃的诗人~

这位出生在四川眉山的大诗人,实在是太招人喜欢了。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眉山三苏祠/图源:东坡文旅

诗、词、文、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不仅如此,他还是探店UP主、美食家、调酒师、旅行家……被贬流放又怎样?“人间有味是清欢。”

东坡居士

昨日与好友共享佳肴,今日又吃点什么好呢?

26分钟前

杜子美,李太白,安逸

安逸:我带你去吃麻辣烫呀!

美食实验家的自我修养

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史,苏东坡是吃货当中文学功底最好的,文学家中厨艺最高的。在其著名的《老饕赋》中,他就曾“扬言”要吃遍天下美食。

盘点下来,约有60余种当代美食与苏东坡有关联,贬到哪儿吃到哪儿。

·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时,写过一篇《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辰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篇《猪肉颂》,其实就是“东坡肉”的烹饪方法。

北宋时,达官贵人一般只吃羊肉不吃猪肉。老苏被贬黄州,囊中羞涩,买不起羊肉。他这个“大吃货”,哪能天天吃素!于是就打起了猪肉的主意。

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明了“东坡肉”:“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这句话后来也成了做红烧肉的最高理论指导。苏轼是北宋著名的美食实验家,他一生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等60多道著名菜肴。

东坡居士

黄州猪肉真便宜呀,每天早上我都要干两大碗,谁都别拦我!

·东坡豆腐·

苏轼的美食菜单里,还有一道美味的“东坡豆腐”。

苏轼被贬黄州的日子清贫,薪俸不高,生活过得比较简朴,每次待客,常常亲自下厨做菜。因常爱做豆腐菜肴,并颇有研究,久而久之,人称此肴为“东坡豆腐”。

苏轼做豆腐,讲究“荤素搭配”:

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

·荔枝·

苏东坡还是荔枝的疯狂爱好者。他被流放到瘴气横行的惠州时,朋友们纷纷写信来安慰他。他却回信说: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不是不知疾苦,而是苦中作乐,大气潇洒。

·蜂蜜·

苏轼还好吃蜂蜜,每天要吃上五盒;姜蜜汤要喝几碗,说它“甘芳滑辣,使人意快而神清。”他还在一首诗中提到极富滋补的岩蜜:“我欲自汝阴,径上撞江章,想见冰下中,石蜜与怡糖。”

苏轼还经常把葡萄、苹果、梨等水果的汁与蜂蜜混合,发酵酿制蜂蜜酒,他在《蜜酒歌》中写到: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南宋诗人陆游在他的《老学庵笔记》中也记载了一则苏东坡嗜好蜂蜜的轶闻:“一日,与数客过之,皆渍蜜食之,每多不能下著。唯东坡亦嗜蜜,能与之共饱。”说别人多吃一点蜂蜜就不能下筷子,唯有东坡先生吃蜂蜜能吃到饱。

·美酒·

苏轼好酿酒,每每流放某地,他便就地取材。自酿美酒,款待朋友。

流放密州时,他用土米酿酒;流放黄州时,他用黄豆酿酒……

他一生中酿过米酒、蜜酒、桂酒、真一酒、天门冬酒、万家春酒、罗浮春酒、酴醿酒等多种酒品,还撰写了《东坡酒经》一文。

因为酒,他留下了无数诗篇。比如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

苏轼爱旅行,被贬黄州,穷得吃不起饭了,但依然穷中作乐,四处寻山玩水。

月光皎洁的夜晚,他便约上朋友去游览赤壁。泛舟江上,想起赤壁之战场景,便挥毫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还有那篇宋词中的千古绝唱《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图源:央视历史人文纪录片《苏东坡》

苏东坡还是北宋最有名的段子手、瑜伽修行者、工程师、茶艺师……这些都还不足以勾绘出他的全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林语堂赞苏东坡的一生是“人生的盛宴”,品美食、赏美景、饮佳酿。四川人骨子里的逍遥在他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快意人生也就是如此吧!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苏轼像

部分内容来源:央视新闻、拾遗、耳朵里的博物馆、眉山日报

部分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在对话框揪小编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