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天地间竖着的是我”是一个工程兵一生的写照。年9月15日,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在竹林那半山坡处,搭设了一个简易的主席台,正中悬挂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现场气氛庄重、严肃。基建工程兵三零四团将在这里隆重集结,向军旗告别,然后,脱下军装,就此集体转业。”
为了展现两万基建工程兵转业深圳所做出的突出贡献,重新唤起其后人对这段历史的记忆,以及让那些正在深圳拼搏奋斗的人们认识这段历史,激发其继承拓荒精神的责任感以及荣誉感,继续为这座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罗浮净土人文纪念园历时三年时间,打造出罗浮净土基建工程兵拓荒牛主题纪念园,让老兵精神回归。该项目受到当地军委高度重视,并给予全面支持。
泰康拓荒牛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福田镇境内,罗浮山风景区后山(西侧),项目用地自然条件优越,是个山清水秀,排水良好的环境。
军旅的拓荒牛精神是一种力量,始终作为纪念园空间的精髓,同时它也提醒着人们时代的发展趋势。它将公园生态化、园林化和艺术化,并将其塑造成功能复合、氛围明朗、艺术环境兼具的旅游景点。
在主入口,石材、锈板的现代组合,折线折角的设计元素表达出刚毅的力量感,体现出军人出身的基建工程兵的铮铮铁骨。
拾级而上,一座座展现历史发展轨迹的雕塑映入眼帘。
"雕塑"代表着年是这支特殊部队成立的时间。
"雕塑"代表着年国务院撤销基建工程兵,进行转业改编,年基本完成,自此,有二万基建工程兵计划转业到深圳,在此,这支队伍做出了让世人瞩目的贡献,由于贡献巨大,他们被深圳市委市政府及深圳市民誉为特区建设的“拓荒牛”。
在及两个主雕塑之间,还有展现着当时工程兵风貌的雕塑群。
走过雕塑群,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展现着深圳30年发展地雕,从荒芜的渔村到高楼林立的都市,基建工程兵面前是荆棘荒草地,身后是崛起的新城。
穿过地雕,基建工程兵纪念墙庄严矗立,从鸟瞰我们可以看到纪念碑由几组数字组合而成,而这些数字正代表着当年来深的部队番号,号则代表着医疗兵。
这些番号墙上刻写着所有部队成员的姓名,让来到这里的人们记住他们的名字,铭记这些时代英雄。
再向前,基建工程兵驻深部队部队长王进禄同志雕像矗立眼前。
年,中央作出撤销基建工程兵的决定,王进禄作为31支队部队长奉命率领部队开赴深圳集体转业参加特区建设。为做好部队的改编和安置工作,王进禄连续超负荷工作,在距部队正式脱军装还剩下27天的日子,他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54岁。
随后,解放军总政治部做出决定,认定王进禄同志为因公牺牲。
在此向上望去,基建工程兵主雕塑庄严肃穆,“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十二字是当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给这支部队确定的建军方针。周边还摆放着曾经他们的军装、有关事迹的书籍。
坡顶,肌肉鼓涨、四蹄坚挺、埋头向前的“拓荒牛”雕塑俯瞰着整个园区,让雕塑披上了一层神圣之感。
罗浮净土基建工程兵拓荒牛主题纪念园多层次的空间体验、多角度的感官视线体现了现代自然、立体绿色的休闲纪念园空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人与人的社交关系;在纪念基建工程兵的同时也营造出罗浮山的一片独具当地特色的旅游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