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正好赶上这股寒潮,不少人准子儿赖在被窝里不想起床,然而,这么多的脂肪囤积于角落,那可是够难受呀!
大风一直吹,吹走了残枝败叶,也吹走了曾经的那段伤,那段痛。灰色的光亮里看不见雪花飘舞,雨水夹着雪珠子敲打着眼帘,几分寒意怎么赶也赶不走,几分眷念一点一点的袭上心头。
街道上,行人三三两两,车子比过往一下子少了许多,显得甚是冷冷清清。
其实,南方过冬并不是那样糟糕,忍几天就好了,熬过去就好了,心情这东西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再坏的天气,再差的运气也会随之变得好起来。
罗浮山顶现冰挂,象头山顶结冰花,南昆山顶白茫茫……这不是道听途说。虽然没有亲临此境,消息可靠与否,但权威报纸上登的新闻是非常真实的呀,毋庸置疑。
试想,那些不畏严寒、满腔热血的人士一定会走一趟那里,去观赏那一番番极致的美景。
遭遇这种恶劣的天气,从暖和的房屋里走出来见上一面,彼此之间,那绝对是情投意合而毫无猜忌的知心朋友。对于下雪好期待,无不是每一个人简单的心境,归于一份安宁,渐渐的趋于一分奇妙。
冰天雪地,凛风肆掠,千山鸟绝,万径踪灭……这种罕有的光年神速,这样罕有的极限跨越,取暖谈何容易,而销魂则是如刀划泥,竟然是轻而易举之事。
真正意义上说,挑战如此之极限,究竟有谁承载得起,却不辜负;究竟有谁敢于对决一场,却不彷徨;究竟有谁义无反顾,却不懊悔。从来是,凭一身凛然正气,而意志力非一般者,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惊叹佩服,那簇分外耀眼的鲜花非他莫属。
抬眼而望,空中零星的雪珠子在飘飞着,气温继续下降,老天转晴的日子不知何时来到,一个不一样的周末,让心情倾听到银色的声音,让心灵在未来的路上旅行,让烦恼随风飘散,无踪无影。
确凿记得,这是发生在五年前的事儿。平生沦落于惠州,见不到漫天飞扬的鹅毛大雪,这样的场景,且在梦中倒回到五十年前,才会有那种亲身经历过的那一切的一切。
故乡的雪,总是给人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很多回都是夜深之时落下来,一早打开房门便是纯一色的苍白出现在你的视野里。
井水一下子沸腾开了,欢闹不断,歌声袅袅,吸引了无数双的眼球。可池水的性情却大跌眼镜,起始的几天里便摆着一副冷冰冰的脸孔。当你伸手挨近池水,随时都有可能咬住你的指头,突然叫你动弹不得……
当初,路边的小溪沟一夜之间变成了流水线操作的加工厂,制造出来一块块不规则而大小不一的“玻璃”,半透明的,滑溜溜的,欲遮欲掩地盖着最下面那一汪缓缓悠悠的山泉,就像在你的脚底下静悄悄的淌过。
不去一周,雪加厚了好几层,分不出哪里是坑坑洼洼,哪里是平平整整,有形似无形,无痕若有痕。
早晨起来,桌上的茶杯结了冰,厨房的水缸结了冰,屋檐的瓦槽边沿结了冰……家中纯粹是一台大大的天然冰箱了,不用电,挺经济型的,在那个困难时期,谁都消费得起。
于是,大地上,处处打印了一层坚硬的底子,简直是来自外星球一张牢不可摧的卡片。江湖,小河,塘池,白水田……填充了一层“混凝土”,够结实,比滑冰场的地面相差无几。
下雪时不是那样寡情少义,冰封雪冻时太多的小虫子的确是难逃一劫。阳光洒在雪身上,似乎也不见了太阳原有的威力,但有一丝丝寒光被露了出来。月亮泻在雪身上,颇有几分冷艳的味道,柔柔弱弱的光线反射过来却有几分神秘感,不免会伤及到你干涩的眼目……
对门的小屋子好像被雪堆成的蒙古包,里面住着老爷老太夫妻俩,他们膝下无儿无女,年龄都是七十有余了,加之天气仍旧在受封接冻,老人家动来动去不是那样灵便自在。
这时候,乡亲们纷纷抱柴上门,送去一份浓浓的暖意。甚至有个别乡亲端上热滚滚的酸菜蛋花汤,亲自送到老人手中。于是,这么一块小小天地里,好不温情四溢!
隔壁家的王叔叔从雪地里捡来一只可怜兮兮的流浪猫,细心地照顾了一些日子,漆黑的毛色逐渐润滑,有了一抹非同寻常的光气。时常,就在耳边偶有几声喵喵传来,径自走过去,也跟着喵喵起来,不停地耍逗着它,那种快乐的元素自不然生成了大雪天里一首动听的童谣。
这样的大雪天,自家木屋里不时散发出一阵阵芬香,真乃是:诗韵轻飘荡,风拂沁心房;轩宇拭凡尘,花气凝鬓霜……
窗台上,特别显眼的一盆绿油油的野菊花开得正盛,正傲姿傲采仰视着书房那页竹织的小房门。这个空间几乎全用竹片一条挨一条围成的,刷了抛光的油漆实在是精致无比。
格式状的窗口没有装上玻璃,夏天里有窗帘遮挡着,冬天里用透明塑料蒙住着,以便防寒保暖。
记得那一年冬天,因未及时蒙上塑料,不料一场早来的雪珠子裹挟着大风,直直被打落的那只砚台跌成四页八块,这可是自家一件心爱的“传家宝”,当年把它安置在这间书房确是平添了几分读书人的韵味。
碾转来到了南方,终于有了城市风格的书房。卡在墙面上的隔板摆放了几件小器物,阳光从窗口折射过来,柔柔和和的光色里显得越发沉寂溢美,它们恬然,它们不言,仿佛在静默中与自己一同回忆,回忆起家乡岁岁年年众多过往。
当然始终忘不了的是在冬天,那些年书房里时不时送来那丝丝缕缕的墨香氤氲……
当然始终忘不了的是在冬天,那些年母亲一大早起来,为自己做好了的那一碗热气腾腾的“上学饭”……
当然始终忘不了的是在冬天,那些年父亲趁夜加点,赶织好几个御寒的烘笼。常常在教室听老师讲课,烘笼里那枚油茶饼在旺旺的燃起,火苗倔强的往上窜,驱散了心头的寒,也驱散了满室内的寒……
而今,一旦有闲遐儿,便在这间洋洋气气的书房里,一呆就是老半天,身边有电脑,有堆成山的书籍。
此时,窗外正下着瓢泼大雨,雨点敲击着玻璃发出哐哐啷啷的响声,茂密的树枝东摇西摆,时而抚掌大笑,时而高歌猛进,时而杂乱无章,却然是神情自若,好不快活逍遥。
半个时辰后,雨停了,风歇了,阳光忽然洒落窗台,不朦胧,不迷离。大抵明白,这是大自然通见的过路雨,这是海洋性气候典型的过云雨。雨后的窗口是白云蓝天……
书房四壁被衬映得雪白透亮,装饰过的墙上像雪一样纯洁无瑕,像阳光一样灿然生辉。此刻,望着书桌上那杯白开水,蓦然觉得自己仿佛生活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王国里,随心所欲的游走,却总是触碰到看不见的边界线。
犹然记得,初中时一堂化学课,老师硬说水是无色的液体。之前,不知是什么原因在背后驱使着自己,忽然站了起来,反驳了这样的结论,自认为水属于白色的物质。
总而言之,水就是雪一样的白,除了白,还是白。当时,课堂上一会儿鸦雀无声,同学们似乎都默认了这个结果。当老师走到自己的跟前,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小小的脑勺,亲眼看见他微微的一笑……可就在这一瞬间,那颗稚嫩的心灵像是开满了漂亮的雪花!
哲人说得好,如果幸福是有形状的,会是什么样的呢?也许和玻璃一样吧。因为平时不会察觉,但它确实存在着,其证据就是,只要稍微改变观察的角度,它就会反映出光芒,比任何事物都更雄辩地论证自己的存在。温馨的世界就在咫尺,在透明的玻璃里,一直到永远……
此时触摸着这眼前的一幕,脑海里久久不能平静……也许,一方水土真正的美好,从来就不在于显峰露涛的潮流里,也不在于一鸣惊人的崇尚中,而是在日升月落之间彼此心领神悟的契合里,在春夏秋冬交替换装的和谐运行中。
春天即将来临,万紫千红的季节不再遥远。独自坐在这儿,思来想去,才发现,原来自己如此和暖欢畅,岂是这儿那一抹抹雨后的阳光缠上了自己!岂是自己恋上了这儿一草一木的繁盛与翠绿呢!
曾经十分理想中的又是最完美的画面,只能定格在记忆的时光里。那些年的故事,很伤感,也很甜蜜。多少次站在北风里,冥想着梦中的颜色,梦中披着绒绒雪华凌空而来,逸散在五彩斑斓的光影里。
生活中的你,一次又一次地改变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整装待发,一次又一次的诠释内心的真爱,一次又一次的点缀未来的日子,一次又一次的书写记忆里难忘的篇章。
文章修改于12月27日中午。
谢绝未经允许采用。本文原创,侵权必究。创作不易,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温馨提示,原网名“那一抹日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