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三祖:始祖、道祖、教祖
在张道陵创立道教之初,人们把这种宗教信仰称之为黄老道,黄老道是始于道家清净养生、无为治世为主体的治世思想。这里的“黄老”指的是黄帝和老子。道教推崇黄帝是得道的神仙,在斋醮科仪文书中黄帝有灵宝黄帝先生、中岳嵩山黄帝真君、黄帝中主君、黄帝解厄神君、黄帝土真神王、玄清洞元黄帝玉司道君等名号。
道教把黄帝奉为始祖,最早的神话传说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这也在很多道经中有记载。广成子授于黄帝长生不老的修行要义。天真皇人授给黄帝济世度人之典籍《度人经》。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微旨》:“黄帝于荆山之下,鼎湖之上,飞九丹成,乃乘龙登天也。”
道教的道祖是老子,约年前,老子西出函谷关留下了《五千言》,就是后世的《道德经》。道家尊其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道教尊其为“道祖”。东汉末期,道教依托道家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本土的宗教。并奉《道德经》为圣经,尊老子为“道祖”,也被称为“道德天尊”或“太上老君”。道教的教祖是张道陵天师,东汉张天师修道于龙虎山,丹成之后率弟子于蜀地传道。太上老君授以张道陵天师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斩邪剑及玉印。张天师创立了五斗米道,就是道教的前身。因此被奉为道教的教祖。
道教的十大洞天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历来很多名山大川被认为是修行的圣地。“洞天”意思是在山中有洞室可以直达上天。洞天指的是道教的仙境,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道士们在这些地方隐居修行,希望可以证道成真。道教有十大洞天,《天地宫府图》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
十大洞天分别是:第一王屋山洞,号“小有清虚之天”。第二委羽山洞,号“大有空明之天”。第三西城山洞,号“太玄总真之天”。第四西玄山洞,号“三玄极真之天”。第五青城山洞,号“宝仙九室之天”。第六赤城山洞,号“紫玉清平之天”。第七罗浮山洞,号“朱明曜真之天”。第八句曲山洞,号“金坛华阳之天”。第九林屋山洞,号“左神幽虚之天”。第十括苍山洞,号“成德隐玄之天”。
全真三大祖庭
全真派有三大祖庭,分别是山西永济的永乐宫;陕西户县的重阳宫和北京的白云观。
重阳宫,是我国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首,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早年修道和葬骨之地,故命名为重阳宫。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原址在中国山西芮城县永镇乐。宫观奉祀全真祖师吕洞宾。北京白云观,是道教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也是全真道龙门派的祖庭,自元朝起,为全真道“第一丛林”。丘处机西行见忽必烈“一言止杀”,拯救天下苍生。元太祖赐邱祖居此掌管天下道教由此而名声远播,全真道也在邱祖的带领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南五祖
全真派有南五祖和北五祖,北五祖之前的文章有介绍过。南五祖指的是位于南方的五位全真祖师,他们分别是:悟真紫阳真人张伯端、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九翠虚真人陈楠和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南五祖继承了钟离权及吕洞宾的内丹思想,提倡性命双修,认为修行应该由外丹转为内丹,即以“性、命”为主。
本期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解更多道教文化知识,欢迎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