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精华#这十一首诗都是苏轼广为流传的经典名篇,看看您读过几首。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苏轼在凤翔任职期间,董传与他交往甚密,经常和他一起吟诗作对,但董传终身布衣,穷困潦倒,后来苏轼在进京途中经过长安,于是写下了这首七律酬赠诗送给董传。此诗蕴藉含蓄,第二句至今依然是广为传颂的名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元丰八年,苏轼在汴京见到惠崇的画作《飞雁图》和《鸭戏图》,于是写下了两首《惠崇春江晚景》,这是第一首,苏轼的高明之处在于把无声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诗境,使诗与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此诗是苏轼广为流传的经典名作。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间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被称为是对杭州西湖准确而又精到的艺术概括,前两句写西湖的雨姿语态,后两句以貌取神,是苏轼广为流畅的名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熙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这天,苏轼处理完公务来到西湖游玩,首先在船上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然后到望湖楼边喝酒边欣赏美景,他捕捉到了湖上的自然景物,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此诗第一句写翻云,第二句写大雨倾盆,第三、四句写雨后天晴,是苏轼广为流传的经典名作。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熙宁十年春,苏轼前往徐州任职,他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送给孔宗翰。此诗语言质朴自然,给人以春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受,引人深思,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元丰七年,苏轼在前往汝州途中经过九江,与游人游览庐山,于是写下了这首即使写景诗又是哲理诗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实写庐山,后两句即景说理。此诗言简意深,耐人寻味,是苏轼广为流传的经典名篇。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元祐五年,苏轼在杭州见到了五十八岁的刘景文,并向朝廷极力推荐而得以升迁,苏轼见到刘景文坎坷的遭遇,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勉励他。此诗清丽隽永,意境高远,是苏轼广为流传的经典名篇。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次在听他人弹琴的时候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哲理七言绝句。此诗言简意赅,既有哲理又有禅的机锋,是一首好诗。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迷人的春夜景色,告诉人们要懂得珍惜光阴,后两句写达官显贵的生吃生活,具有强烈的讽刺味道。此诗明白如话,读来耐人寻味,是苏轼广为流传的经典名篇。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被贬谪到遥远的岭南,但他却以乐观旷达的心境去面对,而且还愿意一辈子作岭南人,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所以苏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逆境中也要懂得随遇而安,以达观的心态去面对。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在儋州遇到特赦,他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北归,于建中靖国元年到达真州游览金山龙游寺,写下了这首六言绝句。此诗算是苏轼对自己的人生总结,此诗遭遇苍凉,诗中流露出诗人苏轼无限的感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