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玩菩提ID:wenwanputi」
宋人苏舜钦诗云:嘉果浮沉酒半醺,床头书册乱纷纷。宋时嘉果大抵与今人无异,可贻细君荐清词。
宋佚名《离支伯赵图》
荔枝,古称“荔支”“离支”“离枝”“丹荔”“红荔”。因形圆色丹,肉晶味美而闻名于世,是夏季消暑的最佳果品之一,苏东坡甚至因嗜食荔枝而有落籍广东之想,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相类龙眼称“荔枝奴”,香味不及,幼时不辨。
宋钱选《秋瓜图轴》
西瓜味甘,古人与沉李并埒,三国魏人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书云:“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古人以此为消暑之乐。
宋代佚名《香实垂金图》
古人以柑橘树拟人,唤其木奴,与橙、柚、香橼、佛手同属芸香科,柑橘果小,皮薄而宽松。橙不易剥离。柚子水多而味甜酸,香橼佛手皆为清供嘉果,香气拍人。
林椿《果熟来禽图》
林檎,果味甘,能来众禽于林,故有林禽、来禽之名。唐高宗时,纪王李谨得五色林檎似朱柰以贡。帝大悦,赐谨为文林郎,人因呼林檎为文林郎果。现多称沙果,去年秋舒文有此图,误以为秋海棠。此果关辅乃有,江南甚希。非南人不辨。
宋末元初钱选《桃枝松鼠图》
《爾雅翼》卷十作“头白可种桃。”此为浑语,谓之桃易种易结果,头白之人将入土,时令无多种桃也可获数枚,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句为桃扬名之后,桃与寿,与白头更为合。
南宋林椿《葡萄草虫图》
葡萄马乳,肥以秋风,百颗堆盘,观之欣喜,食之甚累,再几日七夕清尊架底,能醉藤萝夜月。
南宋佚名《榴枝黄鸟图》
宋人杨万里《石榴》诗云:“雾縠作房珠作骨,此语同潘岳句人“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相类。民间吉日,常于新房案头或他处置放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亦有以石榴相赠祝吉者。前几日赠友海榴数枚,皆喜。
南宋佚名《红果绿鹎图》
山楂,酸。有虫,不多说。
南宋佚名《樱桃黄鹂图》
《礼记·月令》载:“羞似含桃,先荐宗庙。”明皇紫宸殿樱桃熟,命百官口摘之。”所谓“口摘”,是直接用嘴就枝头含食,以体验“含桃”之义。这样有些恶趣味了,不如“莺桃”二字来的喜欢,果熟时节、莺鸟争相采食,算是玲珑星点、珠玑清脆。
南宋吴炳《枇杷绣羽图》
枇杷又名“卢橘”,语出宋人苏东坡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陆游诗《山园屡种杨梅皆不成枇杷一株独结实可爱戏作》,标题颇长,古人誉百果奇珍,盖秋萌、冬花、春实、夏熟,四时之气皆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