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的天儿
小烧烤是不搞起来了?
阴凉地儿里聚个餐是不也安排上了?
尽情欢乐的同时
警惕被小虫虫咬到哦!
蜱虫又名壁虱、扁虱、草爬子,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病原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可以寄生在羊、牛、狗、猫等家畜体表,也可叮人吸血,可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回归热、鼠疫、布病、野兔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多种传染病。
为了解我县蜱虫的种类、密度、分布和季节消长等情况,遏制蜱媒传染病传播,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近日,沂源县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配合市疾控中心消毒媒介生物防制所、传染病防制所和卫生检验中心,到南鲁山镇、大张庄镇开展野外游离蜱、羊寄生蜱、野鼠寄生蜱、螨、蚤样品采集和抽取野鼠心脏血及解剖收集等工作。
经过四天的现场监测,共采集宿主动物身上的寄生蜱余只、自然环境中的游离蜱余只,采集宿主动物血30份、啮齿动物血液和脏器标本7份。采集的蜱虫和血液标本经过分类保存后,送往省疾控中心进行种类鉴定和病毒核酸检测。
蜱虫监测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了解掌握沂源县蜱虫的种类、密度分布及病原携带情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蜱虫咬伤,知多少?
蜱叮咬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作为病原体的直接危害,被蜱叮咬部位出现皮肤损伤和瘙痒,甚至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另一方面,蜱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作为生物媒介已知可以传播83种病毒、15种细菌、17种螺旋体、32种原虫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
蜱虫叮咬本身通常没有太大危险,但其传播的疾病却往往更具危害性,有时甚至可以致命。
蜱传疾病主要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粒细胞无形体病、森林脑炎、莱姆热、出血热等,这些疾病如诊疗不及时,都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
蜱虫如何寻觅宿主?
蜱虫嗅觉敏锐,特别是对动物的汗臭和呼出的二氧化碳极为敏感。感知距离可达15m。
蜱虫的幼虫、若虫和成虫都可吸血,饱血后就脱离宿主。蜱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
怎样防止被蜱虫叮咬?
应尽量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要穿长袖衣衫,扎紧裤腿、袖口。
外出归来洗澡更衣时,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躲在衣服中,发现蜱后立即清除。
另外,要消灭家畜体表和畜舍中的蜱虫,可喷洒敌百虫等杀虫剂。
被蜱虫咬了该怎么办?
在中国,每年有大量的人被蜱叮咬,摘蜱是否越及时越好?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在不摘除的情况下,蜱会叮咬很长时间,吸更多的血,可能释放更多的毒素和病原体。因此,及时摘除体表的蜱是十分必要,但不可随意去除,因为蜱虫头部有倒钩,会导致越拉越紧,生拉硬拽还容易将蜱的头部残留在皮肤内。
因此,条件许可时,最好寻求医生帮助。皮肤科医师一般先采取用石蜡油封包虫体的措施,1h后,蜱虫基本丧失活动能力,再用镊子把蜱虫拉出皮肤。
若自行处理时,最好用酒精、罗浮山百草油、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油等涂在蜱虫头部,或在旁边点燃蚊香,以“麻醉”蜱虫,让其自行松口脱落。
也可用尖头镊子垂直向上取出,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但无论是蜱虫自行脱落或被人工取出,都要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如发热或者被叮咬部位有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
就诊时一定要把被蜱虫叮咬的事告诉医生,以便检查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本期编辑:许宇樱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