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地处中国南方边陲,东扼潮梅,北阻五岭,南卫海疆,西屏省城,历史文化厚重。自先秦缚娄古国的形成及秦平岭历后,惠州先后有博罗、欣乐、怀安、梁化、归善、循州、祯州、惠州等建置名称,历史脉络延续三千年。特别是入隋后,分五岭以南为岭南、岭东、岭西三个总管府,由朝廷直辖和委派总管府总管。其中岭东为循州总管府,府治设在惠州梌山。就这样,一座新兴的、集军政大权的历史城市在东江河畔崛起,雄镇岭东!
惠州自南朝梁以后,特别是隋以后的千余年间,先后为州(郡)、路、府、区、市等行政区的所在地,成为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所辖之地,“大海横陈,群山拥后”,东扼粤东咽喉,北控粤、赣要冲,水、陆拱卫广州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惠州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处在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广东汉剧、渔歌、山歌、舞龙、舞狮、舞春牛、瑶族的舞火狗等各种文化活动盛行,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惠州的“李家拳”是中国武术中南拳的五大拳种之一,惠东的“平海渔歌”名扬神州,龙门的“农民画”被誉为中国三大民间画之一,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一朵奇葩”。历代许多名人对惠州情有独钟,其中东晋道教理论家、化学家、药物学家和医学家葛洪,来到惠州罗浮山修道炼丹、采药济世,把罗浮山开创为岭南道教发祥地;北宋杰出文学家苏轼寓居惠州两年零七个月,留下“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话;明代本地曾有“三尚书”(叶梦熊、杨起元、韩日缵);清末、民国时期,孙中山、周恩来等在惠州开展过革命活动;近代史上涌现出廖仲恺、邓演达、叶挺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