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论教
罗浮山论教
到底如何才能教育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的人才?
我们在教什么?
教育需要什么?
国学教育是什么?
读经典就是国学教育吗?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
疑
问
到底什么是国学教育?
未来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教?
这个五一节期间,明师齐聚罗浮山国学院,一起畅聊。
主讲嘉宾:吴俊老师
以下是吴俊老师的个人自我介绍:
吴俊者,长沙人氏。
少年时笃信西方科学是人类终极真理,遂参加全国第三届中学生物理竞赛,获湖南省第一名,保送北京大学物理系。后发觉自然科学并非终极,遂转为研究社会人文。
曾往美国留学,寻找答案,不果,遂回国,时人莫之许也。
后遇高人教以融合中西的新儒学,即研究社会人文的科学,终遇中国人自己的物理学,遂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绝大的自信:未来使中国长治久安,乃至实现全球长久和平的,非中国文化莫属。
致力于创建熔融西方文化的新儒学,构建中西合璧、二法并重的新儒家教育体系,传播创新的中国文化,重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有诗为证:日月千秋照,关山万里长;中华魂归兮,耀出世界光。
吴俊是谁?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年留学美国纽约城市大学
师从当代大儒张祥平先生22年,融合打通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年起,讲授、传播儒家企业管理之道。出版《左手儒道右手商道》。
年起,研发中西合璧的教育体系。
年4月—7月,主持授课“儒学师资培训班”一百天。
年起,辅导培训中小学生,将儒学融入到语文、历史、政治、经济、数学、物理等各个学科中,实现中西合璧的教育。出版《中国好作文》。
年1月,二天教会北京高中学生写出高考一类作文。
—年,教中小学生语文、作文。孩子们的变化很大,不仅成绩提高了,为人也变了,变得懂事了,成熟了。
主要成就:
创新多种高效的学习模式,教会学生高效的学习方法,擅长迅速提高学生的中考及高考成绩。
可以教学生语文,历史,物理,等多门课程,可以用物理课来教语文,例如,如何写好作文,也可以用语文课来教物理.
特别是针对不爱学习的学生,或者是学习老是卡壳的学生,有多种办法来解决.
融合中国式教育与美国式教育,探索一条新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乐意学习,轻松学习,轻松考试得高分,致力于将国学与课堂知识相融合,达到中西结合,中西互补,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研发成果:
儒家经典图表解读;满分作文三步法;文章读懂公式法;历史规律图表法;物理习题打通法;
代表作品:
《王者归来——寻找人类历史的演进规律:中国与欧洲历史的大同小异》
《左手儒道右手商道》
《中国好作文:给你一个公式,你也能写出满分作文》
《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太极生卦图》、《我的心宇宙演化图》
《儒家教育实操方法》《经典名篇全解》《儒家家庭教育》。
未来构想:
我研发了一套课程体系:把中国文化,融入到国家体制内的各个学科当中,即:在教孩子体制内课程(西学)的同时,也教了孩子的国学。
具体来说,就是:在语文,数学,物理,历史等诸多学科中,融入国学的内容。
根据我的实践结果,这样的教法,孩子们更有兴趣学习,成绩更好,智商更高,情商更高,具备国际视野,是通才型人才。
我的课程体系,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学段。
现状:
我带了一帮孩子,教他们语文,他们很感兴趣。实际上,我讲的语文,已经不是学校里的传统语文了
我讲的语文,内容包括了:心灵,道德,修身,为人处世,国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数学,物理,农业等,而且不光是只讲中国的,而是中国跟欧洲,对比着来讲。
所以,尽管孩子小,多是小学生,但他们照样能听懂,还觉得津津有味。
上完我的课后,孩子们的变化,都很大,不仅是成绩提高了,为人也变了,变得懂事了,成熟了.
传授给孩子的,必须是全面的文化,而不能是分割开的文化。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分裂的人。
所以,我是打着培训补习语文的旗号,实际在培训中西方文化,如实地告诉孩子们:中国人跟西方人的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老师的责任,就是负责跟你讲清楚: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
至于你要选择哪一种,作为你的人生,那是你自己的事,你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吴俊老师目前可开设的课程:
1、手把手教你写文章——作文课
2、手把手教你读懂文章——阅读课
3、不查字典学古文——古文古诗词课
4、中国人的智慧——儒家经典解读与运用
5、王者归来:寻找人类历史的演进规律——中国五千年历史与欧洲三千年历史的对比
6、西方人的物理学与中国人的物理学对比
7、西方人的数学与中国人的数学对比
一起听吴俊老师讲儒学与现代教育!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
——《诗经》
编辑整理:郝瑞凤
声明
本文图片为个人肖像,未经授权,不得盗用,违者必究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