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雄峙于岭南中南部,坐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惠州西湖,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罗浮山素有百粤群山之祖、蓬莱仙境之称。其宗教建筑原有九观十八寺之多。其中以五观五寺较为著名。五观即冲虚、酥醪、白鹤、九天和黄龙,对应酥醪洞、白鹤洞、九天洞和黄龙洞等洞天。五寺为华首、宝积、延祥、明月和拨云。因此,罗浮山被道教尊为天下第七大洞天、三十四福地,被佛教称为罗浮第一禅林。汉代司马迁曰:“罗浮汉佐命南岳,天下十山之一。”刘禹锡的《陋室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正是因为罗浮山的仙山地位,吸引了众多著名道士的云游修仙,也引来诸多诗人的吟诵。唐代诗中鬼才李贺就写道:罗浮山人与葛篇[唐]李贺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诗中的博罗老仙,并非真正的仙人,而是在罗浮山修行的道士。他织出的葛布巧夺天工,在诗人的浪漫笔调下,还带有一些“神力”,大致相当于哪吒的混天绫之类。博罗老仙祭出葛布,不仅惊天地泣鬼神,连毒蛇和江鱼都有反常的举动。这样充满鬼魅传说的诗句,大概也只有天马行空的李贺才能想得出来。相比之下,南迁岭南的苏轼,居罗浮山下,缩写诗词就比较接地气了。如这首: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宋]苏轼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东坡之师抱仆老,真契早已交前生。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归耕。道华亦尝啖一枣,契虚正欲仇三彭。铁桥石柱连空横,杖藜欲趁飞猱轻。云溪夜逢喑虎伏,斗坛画出铜龙狞。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近者戏作凌云赋,笔势仿佛离骚经。负书従我盍归去,群仙正草新宫铭。汝应奴隶蔡少霞,我亦季孟山玄卿。还须略报老同叔,赢粮万里寻初平。白玉京是道教传说中的仙都,但诗中的寸田尺宅今归耕,就充满了人间烟火。而这首诗的奇妙之处在于他的颔联,郁仪自欲朝朱明,一语成谶,几百年后的中国,正好建立了朱明一朝。这里的朱明,指的是朱明洞,是罗浮山中的一处仙宅,为汉代朱真人修炼之地。宋代题有石榜曰朱明耀真之天。明代天机妙算大师、也是开国重臣的刘伯温曾二度登罗浮,测出:“真龙横卧罗浮峰,百里盘恒豪气冲。”诗的后半部分为写给儿子训诫不表。再看苏轼的其他作品,也充满了人间情味。比如广为人知的《食荔枝二首(其二)》: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除了苏轼,还有众多诗人写过罗浮山或者关于罗浮山的句子。需要注意的是,名叫罗浮山的地方一共有三处,一处四川,一处浙江,名声最盛的,还是广东博罗县罗浮山。小编整理了一些著名诗人的作品,以供参考。罗浮山[宋]陆游十里山光翠障开,重游何事意徘徊?石楼自向云中见,仙岛谁知海上来?丹灶尚能含日月,龙潭还解起风雷。天涯为郡空华发,十二年间到两回。罗浮山下书逸人壁[唐]曹松海上亭台山下烟,买时幽邃不争钱。莫言白日催华发,自有丹砂驻少年。渔钓未归深竹里,琴壶犹恋落花边。可中更践无人境,知是罗浮第几天。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唐]李德裕龙伯钓鳌时,蓬莱一峰坼。飞来碧海畔,遂与三山隔。其下多长溪,潺湲淙乱石。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寄罗浮山道者二首[唐]黄滔天际双山压海濆,天漫绝顶海漫根。时闻雷雨惊樵客,长有龙蛇护洞门。泉石暮含朱槿昼,烟霞冬闭木绵温。林间学道如容我,今便辞他宠辱喧。(其二)有人曾见洞中仙,才到人间便越年。金鼎药成龙入海,玉函书发鹤归天。楼开石脉千寻直,山拆鳌鳞一半膻。谁到月明朝礼处,翠岩深锁荔枝烟。罗浮山上过铁桥[宋]白玉蟾飞云顶下见罗浮,五色珍禽绕石楼。行过铁桥猿啸罢,稚川丹灶冷飕飕。赠别王炼师往罗浮[唐]施肩吾道俗骈阗留不住,罗浮山上有心期。却愁仙处人难到,别后音书寄与谁。除了寻仙问道,也有很多写罗浮山梅花的诗词。苏轼也有“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的句子。梅花以及梅花村,也是罗浮山下的一处胜景。素梅十五[元]王冕罗浮山下雪三尺,白玉堂前春几分。岁晏归来诗思好,东风吹散一溪云。梅花村[宋]张玉孃罗浮山下玉千株,十里长洲五里湖。嘉树留人舒啸地,飞花送客醉归途。影横鸟帽月隋步,香襟羔裘水在有。梦想湖山身不到,诗成凭寄老申屠。题所藏赵清献公梅花图[宋]蔡士裕鹅溪白茧光昭回,上实罗浮山南绝壁之寒梅。霜台铁面太孤峭,槎牙诘曲可望不可摧。我疑华光道人云水绝,为花缚神惟有月。胸中若无一片冰雪心。焉能写此万古冰雪骨。友情提示,罗浮山旅游四季皆宜,岭南多为热带植物区,看梅花在春节之前。罗浮山交通也非常便捷,可乘车前往惠州,游完惠州西湖,再前往博罗县攀登罗浮山。(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