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这座屹立在南粤大地上的道教名山,曾是道教一代大宗师葛洪栖居、修道、采药、炼丹、传道、著述之所。岭南有幸,中国有幸,罗浮山之有葛洪,正如庐山之有慧远,开启了一段辉煌的文化历程。从此之后,名人名山,相互辉映,蔚为中国人文山水界的一段千古佳话。时至今日,我们完全可以说,葛洪与罗浮山的因缘际合,是中国道教思想史重中之重的篇章,是中国医学史、中国化学科技史大书特书的段落。自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罗浮山隆重召开,由惠州市社科联编著的《葛洪与罗浮山》一书终于面世了。总体看来,该书在下述四个方面,尤其值得称道:分析葛洪弃儒入道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及独特人生经历。
精心结撰、思路清晰
从章节内容看,全书分“生平身世”、“结缘罗浮”、“仙道贵生”、“岭南医祖”、“宗罗百家”、“山野仙踪”六章,每章又分三、四节不等,但这些章节读来能够使人感到环环相扣、自然连贯,毫无滞涩阻隔之感。而每章都在解决一个关于葛洪与罗浮山的问题。如在“生平身世”一章,写到了魏晋乱世,又写玄学盛行,还写了葛洪家世,实际上在解答像葛洪这样一个本来志在儒家仕途的人怎么最终选择了栖居罗浮山修道成仙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结缘罗浮”等五章,则分别为我们解答葛洪怎样修道、传道、交游,何以要选择罗浮山,其一生贡献如何、影响何在等问题。
葛洪移居罗浮山
内容丰富、启人神智。
思想性强也是全书的优点之一。如第一章从“仕”与“隐”的关系写起,分析了葛洪弃儒入道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及独特的人生经历,中间还适当补入玄学兴起、道教起源等相关内容。这些章节,实际上是在努力揭示葛洪何以在政治生活之外寻找生命安顿的内在原因。又如“仙道贵生”章,不仅介绍了《抱朴子》一书的核心内容,而且重点说明了葛洪提出的“神仙可学”的道理,即:一个人要想成仙道,首先要修人道,“改过”是重要法门。而“岭南医祖”一章,则客观公正地表彰了葛洪对岭南医学的重大贡献及其在中国医药史上的地位。金丹术后来流入医学,成为中医药膏丹丸散研制开发先驱。
葛洪、鲍姑夫妇行医雕像(位于罗浮山麻姑峰村小组内)
论述严谨、学术性强。
《葛洪与罗浮山》一书,尽管算不上一流的学术论著,但仍然努力作到了论从史出,言必有据,不做游谈无根之论,并且吸收了不少今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保持了较强的学术性。如书中关于葛洪身世及家学渊源的细致考证,关于葛洪的医药贡献部分能够深入医理,都给人以深入扎实的印象。又如,本书既对葛洪炼丹求仙致以深切的同情,同时又不忘以现代理性指出此路因违背科学而走不通,并补充说道教内部后来经过不断反省,最终从“外丹”转向“内丹”。并在全章的结尾处指出:“金丹术”后来流入医学,成为中医药膏丹丸散研制开发的先驱;导引、行气等道教的修炼法门,则成了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金液还丹”的化学制剂法,客观上也推动了我国化学技术的进步。
葛洪博物馆内葛洪鲍姑园
文字洗练、深入浅出。
全书通篇文笔流畅,对义理的诠释做到了雅俗共赏,一些故事则堪称引人入胜。书内用来概括章节内容的标题与副标题,都是整饬精炼的四字句,言简意赅地概括出各章节论说的主题,展示了编著者过硬的文字水平。另外,在插图方面,也都称得上精挑细选,与全书的内容和谐一致,相得益彰。据我所知,本书的主要撰写者陈椰、夏志前、郭海鹰三位教授、博士,都是当今岭南人文学术界的后起之秀,学术功底扎实,在中国思想史,宗教史、地方志研究等方面各擅胜场,尤其不乏弘扬岭南文化的抱负和热忱。
葛洪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惟多亡佚,《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其著作十三种。
其中以葛洪组方传承下来的〖罗浮山百草油〗已造福后世一千多年,“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浮山百草油〗在治疗蚊虫叮咬、无明肿毒方面有独特的疗效。现很多到罗浮山旅游者都会买一盒罗浮山百草油带回去自用及赠送亲友。
罗浮山百草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葛洪博物馆”、“罗浮山百草油历史文化长廊”落成并向游客开放展示,到罗浮山旅游一定要到上门两个地方走一走,了解更多葛洪的故事。
罗浮山百草油历史文化长廊
跨越千年,屠呦呦与葛洪在罗浮山相遇
一千六百多年前,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在罗浮山著书立说,写下《肘后备急方》。一千六百多年后,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受《肘后备急方》启发,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葛洪博物馆不仅向游人展示了葛洪及其妻鲍姑的生平和对后世的影响,还详情展示了屠呦呦的事迹。进入鲍姑园,这里有亭子、鲍姑雕像等;电子环幕环绕园内四周,可以播放和观赏视频等。
二楼主要展示葛洪生平事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目前,橱窗内摆放了各种展品。展品约件,主要是关于葛洪医药、道教养生方面的书籍、器物等,如切药器、捣药器、盛药器等。
三楼则主要展示我国第一位女针灸家鲍姑和我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化成果,以文字图片和视频展示为主,辅以实物展品。
文章转载微博文章“醉美罗浮”
《醉美罗浮》旅游公众平台工作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