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

罗浮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广东省四大名山之首,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它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东缘,横跨博罗县、龙门县、增城市,景区面积为平方公里,以山地广大、奇峭、峻拔称雄;以飞瀑、流泉、密林、薄雾称幽。从东晋葛洪来此建庵,修道炼丹,著书立说,开创为岭南的道教圣地,到唐代道佛(教)共处,道士僧人齐集如云,有“五百花首游罗浮”的盛会。古代游历岭南名山大川的文人墨客,曾将它称为“五岭众山皆拱附”的“百粤群山之祖”。据《罗浮山志》记载: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曾赞咏罗浮:“大荒之内,名山五千,其在中国,有五岳坐镇,罗浮括苍辈十山为之佐命”,因此,罗浮山又被尊称为仅在五岳之后的“粤岳”,被道家称为“第七大洞天”、“第三十四福地”,如此神奇的仙山,自然有不少的神话传说,据《广东新语》记载:“太古时,浮山自东海来,与罗山合”,故名罗浮山。所以,千百年来,风景秀丽、幽深的罗浮山也就被崇拜神仙的道士们视为上山采药、炼丹、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的“神仙洞府”了。

洞天奇景是罗浮山最具道教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全山有大洞18个,小洞天几百个。这些洞天都是几座山峰和一些古树自然环抱而成的小天地,它具备了天地安和、物种丰厚、山水奇异的特征,山与山之间都有风水流向,风水结构有主峰、风穴、宝物、左右内外青龙白虎、漆位,道教称这样的地方为洞天。洞中清静幽香,泉水淙淙,古木森森,鸟语花香,蝉鸣蝶舞,景色迷人。是历代神仙道士修炼的“洞天福地”,也是文人墨客神往并为之倾情的地方。

罗浮山不但山水绮丽,风光优美,气候温和湿润,全山植物种类多种,其中药用植物多种,占植物种类的67%,是个天然的中草药库。而且神话、传奇、古迹繁多,鼎盛时期,有九观十八寺二十二庵堂之多,特别是冲虚观创建于东晋咸和年间,历代香火鼎盛,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重点道教宫观之一,已名扬海内外。

罗浮山与葛洪

罗浮山真正与道教结缘而成为神仙福地、道教名山,还是与晋代的葛洪进山修道之后分不开的。宋绍圣元年()苏轼贬谪惠州,在罗浮山曾写下《书单道开传后》一文,文中说:“葛稚川与单道开皆西晋人,而没于东晋,又皆隐于罗浮。使稚川见道开,必有述焉。而《抱朴子内篇》皆不及道开,岂稚川化时,道开尚未至罗浮也?”——苏轼这一问,确实问得有理。单道开是最早把佛教带进罗浮山的僧人,时为东晋升平年间(—),而葛洪首至罗浮则是在晋光熙元年()稍后不久,大概要比单道开早五十年左右。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省江宁县东南)人,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炼丹家、化学家。他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博览经史,熟读百家之书,以儒学知名于世。又受从祖葛玄影响,好神仙导养之法,跟随葛玄弟子郑隐研修灵宝真经。晋惠帝光熙元年()嵇含被任命为广州刺史,举荐葛洪为参军。葛洪到广州后听到嵇含遇害的消息,于是入罗浮隐居修道。当时的南海太守鲍靓,学兼内外,明天文、河图洛书,道行高深。葛洪遂拜鲍靓为师,娶鲍靓女鲍姑为妻,从受《石室三皇文》,直至晋愍帝建兴二年()才离开罗浮返归故里。晋成帝咸和二年(),葛洪听说交址产丹砂,可用于修炼丹药,一再上书求为句漏令(句漏山在今广西省北流县东北),终获成帝准许,率子侄南下至广州,被当时的广州刺史邓岳挽留,上表荐其任东官(惠州前身)太守。葛洪坚决推辞,重入罗浮,此次入罗浮后创建了东、西、南、北几座庵堂,炼丹修道,八十一时岁吞服自炼九转金丹在罗浮山羽化成仙。

葛洪知识渊博,撰写的著作很多,他又善于辨论玄理,分析得非常精辟细致。在罗浮山完善了他的主要著作有《抱朴子内外篇》《神仙传》《肘后备急方》,是道教史上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有多种神仙方术的包罗万象的重要著作,是研究我国晋以前道教史不可缺少的资料。

葛洪在学术上除了重视读、问、看、察之外,特别重视实践,在罗浮山炼九转金丹时,他把炼丹术具体化,系统化,采用点、飞、抽、养、升、研、淋七法炼丹,使丹砂化汞,又积变还原成丹砂,在世界上最早发现和掌握化合分解的重要原理。至今罗浮山保留着葛洪的古迹有:冲虚古观、黄龙观、酥醪观、炼丹灶、洗药池、仙人床等一批有价值的文物景点。

罗浮山与黄大仙

黄大仙也叫黄野人,是浙江金华县人。他3岁时,父母双亡;8岁时,帮富人放牧;15岁时,葛洪收他为徒,并成为葛洪的大弟子,之后都一直跟随在葛洪的身边。他刻苦好学,吃苦耐劳,经常跟随葛洪夫妇上山采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懂得用中草药材为人治病,祛病强身。

据史料记载:葛洪在罗浮山久居32年,并炼制三炉七七四十九天的九转金丹,炼成丹后葛洪夫妇服用了自炼的第一炉金丹而升仙。将第二炉金丹留给黄大仙吃,黄大仙吃完金丹后,就能腾云驾雾,一步能跨十万八千里。据说杭州西湖的黄龙洞、上海闸北的黄大仙庙、香港九龙的黄大仙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黄龙洞都是从罗浮山分支出去的,罗浮山的冲虚观就是黄大仙的祖庭所在。黄大仙曾是晋代的一个牧童,而在今天成了人们祈求的一位神灵,人民在罗浮山冲虚观黄大仙殿朝拜时,不仅能求福得福,求财得财,而且去求他的灵签也是有求必应。

罗浮山正是因为有葛洪、黄大仙等名人名仙的聚集,成了一座有文化,有品味的仙山,记得刘伯温有一首诗值得我们寻味:

真龙横卧罗浮峰,

北接珠玑有南雄。

西走白云起大雾,

龙伸潮阳富贵洪。

文章来源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