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到了吃荔枝的季节了。

看了一眼自己的兜,再瞅一瞅荔枝的价格,瞬间被劝退。物价涨得太快,还没实现“车厘子自由”,现在又有了实现“荔枝自由”的难题。

在热浪袭人的盛夏季节,中国南方也迈入了高潮,“荔枝”被誉为“南国四大果品”之一,自古不仅征服了中原美食家的味蕾,也唤醒了诗人的创作欲望。下面小月就盘点了六首相对脍炙人口的关于荔枝的诗词,快来读一读吧!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杜牧〔唐代〕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句千古名言,将唐明皇为博杨贵妃粲然一笑,命令下属将千里之外的荔枝飞驿长安的故事刻画得绘声绘色,为此还跑死了好几匹马。而荔枝在西汉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记载是“离支”,意为离开之叶就不行了,荔枝的叫法还是东汉才有的。一口荔枝下去,果肉饱满,汁水四溅。纵然是杨贵妃也抵挡不住这一口的美妙,可见它的口感有多好。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一语双关,不仅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还体现了荔枝的美,起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惠州一绝/食荔枝苏轼〔宋代〕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再读一读苏轼的这句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照苏轼这么个吃法和如今荔枝一颗2元的算法,岂不是要划掉六百元了!学生族和打工人表示有点压力,吃荔枝还要控制着数量。此外,荔枝虽然好吃,但也要节制,毕竟荔枝是很容易上火的。

小月原以为苏轼只是钟爱荔枝,但又想起眉山也有荔枝,或许苏轼写这两句诗的时候,还包含着对时光和家乡的怀念吧。

咏荔枝丘浚〔明代〕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这荔枝是来自海南的荔枝。诗人咏叹海南荔枝的美味,认为它的美味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海之角天之涯。只有在天涯海角这片热土上,才能生长出海南荔枝这种无比珍贵的天然美物。

诗人对海南荔枝这种发自心底的热爱,也体现着诗人对海南故土的无以复加的厚爱与眷恋。而这种寄托又妙合无垠,自然巧妙,更显得意蕴深厚意味深长,既深得风人之旨又深得咏物三昧。

我们喜爱一种东西不总是没有缘由的,当食物的味道能够唤醒记忆深处的画面,乡愁也随之而来。

荔枝画·为福建佥宪张惟远题四首其四张昱〔元代〕六月南风荔子丹,皱红小碧满银盘。水晶细嚼甜于蜜,满口生香玉露漙。

荔枝戴叔伦〔唐代〕红颗真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中庭种荔枝。

这两首诗词均向世人描绘荔枝的口感,触碰人的味蕾。夏至荔枝当季,一颗颗圆胖鲜红的荔枝携着南国的清露和枝叶,跋山涉水走进人们的视野。轻轻剥去略微粗糙的外壳,莹若凝脂的果肉便蹦出来,跌倒嘴里,满口甘滋脆爽、鲜嫩多汁,盼了一年终于品尝到大自然的馈赠。

荔枝呀,红的可爱,白的莹润,今日再品荔枝,凉水冰过,小壳堆成山,大快朵颐,执扇轻摇,午后慵梦长,还沾染着荔枝的清香,再幸福不过。

现今交通运输发达,品尝荔枝也不限于南方人,即使身在北国也能一品其滋味。那么,今天,您吃荔枝了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