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东省文化与旅游厅指导、广东美术馆主办,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担任策展人的“致甜蜜的生活——二十世纪以来岭南风物研究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00:17展览以助力广东乡村振兴、富民兴农为宗旨,以“岭南佳果”题材创作为缩影,以此彰显出岭南地区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展现广东近年来在乡村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就。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此次在开春之际举办“致甜蜜的生活——二十世纪以来岭南风物研究展”作为贺新年大展,希望通过艺术的方式呈现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景。本次展览分为“珍果初熟”“硕果累累”“桃李新风”“悠悠乡情”四个单元,展览综合研究了自上世纪以来岭南地区的历史丰物与人文观念,涵盖了居廉、居巢、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王肇民、杨之光、林丰俗等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并特邀郭莽园、陈永锵、方楚雄、梁如洁、李劲堃、王永、黄唯理、张彦、方土、周正良、郑阿湃、林蓝、许敦平、张演钦等艺术家进行主题创作,是对岭南人文艺术创作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并予首次展出。参展作品约件,将持续展出至2月23日。郭莽园《五月枇杷一树金》岭南自古物产丰饶,其中佳果殊盛。《后汉书·和帝纪》中曾记载:“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驿),五里一候……”宋人苏东坡初到岭南,便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的感慨,更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使得岭南荔枝名满天下。梁如洁《天地溢香岭南果》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岭南佳果不仅与岭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成为岭南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岭南地域的历史变迁。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美疏佳果》瓜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的概念由来已久,并发展成为一个持续了数千年的永恒艺术主题。瓜果题材的作品因其饱含着无尽的生命气息与绵绵的生活气韵,传递着丰收的愉悦与耕耘的艰辛,成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景缩影。尤其在“以花为衣”“食香衣果”的岭南,一年四季绿意盎然、果香四溢的自然环境,为岭南地区本土蔬果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给予了画家大量可供描绘的素材。从美术史上看,无论中国的花鸟画还是西方的静物画,艺术题材在历史发展中从精致的人物肖像到宏阔的山水风景,直至聚焦充满自然和生活气息的花鸟瓜果,视觉物象的象征意义与表达方式皆发生了观念性的改变。尤其自19世纪以来,岭南画派以其“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理念及别开生面的绘画风格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一环。艺术家把从岭南蔬果中所感悟到的物趣、情趣,提炼概括为独特的造型物象,并以独特的绘画语言造就了清新明丽的形式美感。居廉《石榴团扇》居廉的岭南瓜果写生是其画艺之精华所在,走工整写实一路,在用粉及用色方面极为考究,此次展出的作品《石榴团扇》以兼工带写、设色浓淡相宜的创作方式,以及秀雅的美学风格,诗情与画意跃然纸上。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陈树人的作品《家园秋趣图轴》则描绘了一个硕大的冬瓜,但只截取蔓藤和冬瓜的一角,以黄金分割的构图置于图幅中部。冬瓜以排笔蘸淡绿所写,瓜身呈现飞白现象,显得通透明亮。瓜身上更点缀一直螳螂,前身俯起,咫尺见方中,可略窥艺术家博采中西,融会古今的笔情墨趣。陈树人《家园秋趣图轴》这些市井气息深厚,表达着自然意趣与吉祥寓意的作品,承载着艺术家朴素高洁、亲近自然的情思,寄托了人们对甜蜜生活的美好向往,并在地域美术史中已形成一条明显的脉络,成为当前同题材创作时可供借鉴的重要文化资源。林蓝《岭南风情——木棉、芭蕉、蛋花、荔枝》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李巧蓉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李巧蓉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李巧蓉部分图片来源:主办方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刘丽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