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八妹偶然看到一本名叫《罗浮游览指南》的小书,编纂于民国二十三年(),作者陈炎佳,新会人。自古以来罗浮山一直是岭南地望,到广东来的人如果不去罗浮山一游,简直是不好意思说自己到过粤地。就像东坡居士,还没到惠州谪所,就急匆匆地先到罗浮游览一番,留下不少传颂至今的佳作。东坡寓惠期间总是想再次游罗浮,竟一直未能如愿,这恐怕是他在惠州最遗憾的一件事情。
自从唐代开始,罗浮山一直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多年来文人骚客游历罗浮山留下的诗文多不胜数。曾有人问八妹有文献记载的罗浮诗文现在存量有多少,八妹只能说光是外地游客留下的罗浮诗篇(年以前),保守估计也有1万多首。不过相对于诗歌,八妹更在乎古人为今人留下的罗浮山游记。因为游记是纪实作品,能给读者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具象概念。上个月八妹曾经专门推送了被誉为“民国徐霞客”的朱偰的一篇罗浮山游记,不过文太长,阅读量寥寥。民国时期的罗浮山游记,能从文献中找到的,据八妹所知的起码有30多篇,而且不乏大家作品,比如容肇祖,比如马骏声。
《罗浮游览指南》作者陈炎佳,一枚帅哥妥妥的!
由于时过境迁,我们今天读古代的游记作品,很难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民国的罗浮山游记才有它的独特价值:离我们今天不过百年时间,变化还不算天翻地覆。此外,民国游记多配有图片。有图有真相啊!比如这本《罗浮游览指南》,书中配有10多幅当时游客在景点流连的照片。细心的人会发现,图中的自然景色,和今天的仍一模一样。看中各种民国装扮的人,是否有时空穿越之感?
朱明洞景区的洗药池,堪称游客到罗浮山的必到景点之一。
今天的洗药池,和民国相比较,周遭环境有了小变化。
位于黄龙洞景区的泛霞石,民国游客在此戏水。
这块泛霞石今天仍纹丝不动地放在那里,只不过现在的游客对它印象不深了。
《罗浮游览指南》由新会陈炎佳所编撰,龙川黄麟书题书名,书价六角。该书应该是针对广府人出版的旅游指南,除了有交通攻略之外,还有食宿的费用表,可谓走心。从该表来看,从省城出发,乘坐电轮每人0.8元,穿上餐费0.4元,道士带路费每日1元,轿夫每十里每人1元……以前游览罗浮可以雇轿子啊!不过现在也可以坐电瓶车!八妹发现书中有一张费用表,游览一趟罗浮(含顺道免费游览惠州西湖),所需费用为20.9元。
根据这张费用表,大致可知道民国时的物价水平。其中“散费”的支出接近一半,应该是平时食宿的费用。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20.9元等于现在多少钱?根据-年间上海大米平均为每市石(市斤)10.2银圆,也就是每斤大米6分多钱。现在普通大米的价格大约是2~3元一斤,可见大米价格比民国时翻了30多倍。如果按30倍物价上涨的话,年的20.9元,等于现在的元。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元怎么这么贵!其实陈炎佳一群人游览罗浮的时间是11月2日至13日,整整是两周时间!放在现在住两周的酒店或民宿,随便也要上千元了!想想现在很多人游罗浮,经常是一天来回往返,走马观花,根本就无法真正领略到罗浮山的雄奇之大美和人文之深邃。
八妹抖抖小手,打赏八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