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博罗县荔枝蔬菜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泰美镇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以下简称“供应基地”)举行。会议就优化荔枝品种、提高荔枝加工水平、打造荔枝品牌、现代化生产等方面进行讨论,积极谋划荔枝市场营销行动,通过提前与电商、企业对接,“线上+线下”全面发力,推进荔枝销售。“博罗荔枝将在5月底6月初陆续上市。”该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赵春艳介绍,今年供应基地将积极发挥在加工、冷链方面的优势,助力博罗荔枝销售。年,博罗荔枝的种植面积约11.25万亩,主要种植品种有妃子笑、糯米糍、桂味等。
一首《食荔枝》脍炙人口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的《惠州一绝食荔枝》让惠州博罗的罗浮山荔枝名传近千年,年“罗浮山荔枝”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我们博罗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广东最迟熟的优质荔枝生产基地。”公庄镇辉煌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文辉介绍,得益于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公庄镇内百年以上历史的古荔枝园有3处,有30多棵树龄接近年的荔枝古树。
博罗荔枝能让苏轼“日啖三百颗”还欲罢不能,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博罗坐拥罗浮山、象头山等名山,绿水青山环绕,生态环境宜人,年获评“世界长寿之乡”。光、热、水资源充足,让该地生产的荔枝色泽鲜艳,口味清甜,风味浓郁,桂味、妃子笑、糯米糍、怀枝等优质荔枝品种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据博罗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统计,年博罗荔枝的种植面积约11.25万亩,预计产量约3万吨。
博罗拥有多年的荔枝种植历史,荔枝是博罗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据了解,该县共有5个荔枝古树生态保护园,树龄在百年以上且仍能挂果的荔枝古树数量庞大。
荔枝专业合作社及以荔枝为主的水果专业合作社数量近年增长明显,现有多个种植面积达亩的荔枝种植大户,近20家荔枝专业合作社和以荔枝为主的水果合作社及企业。
博罗荔枝6月初上市
合作社获出口认证资质
5月中,走进龙华镇山前东坡荔枝园,漫山遍野的荔枝树郁郁葱葱,除了“妃子笑”开始转红,其余荔枝树枝头均点缀着一簇簇嫩绿的果实。果未熟,营销战的硝烟味已浓,博罗当地正全力备战荔枝市场营销营销。
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我们这的早熟品种‘妃子笑’很快就可以和大家见面了,欢迎大家来博罗、来龙华品尝。”龙华镇荔枝种植达人、柳村山前荔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荣辉介绍,博罗荔枝果皮鲜红或带墨绿色斑块,果皮刺小,核小肉厚,爽脆清甜,还有淡淡的桂花香味。
博罗当地人认为,当年苏轼是在龙华镇吃了美味的荔枝后写下流传千古的名句。龙华镇水果办主任陈志雄告诉记者,目前龙华全镇荔枝种植面积2万多亩,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荔枝,有的家族几代人都以种植荔枝为生,荔枝种植技术因此得以传承和发展。
“我们家族几代人都种荔枝,对荔枝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种荔枝就像呵护孩子成长一样,用心用情。”刘荣辉说,多数合作社社员与他的经历类似,一方面传承祖辈用心管理荔枝的技术和精神,另一方面积极拥抱市场。
在上世纪90年代,刘荣辉开展规模化荔枝种植,带领一批农户率先成立荔枝协会抱团发展。后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成立龙华镇山前荔枝专业合作社,统一种植管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销售谈价,增强市场竞争力,种植效益明显提升。如今合作社已发展成为拥有名社员、带动种植超过亩的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山前荔枝成为罗浮山荔枝的典范。
推动精深加工产业发展
荔枝保鲜难、贮藏难,推动荔枝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是建立荔枝发展全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自年起,广东大力推动全省特色产业建设,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连续3年,每年扶持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山前荔枝专业合作社牵头申报年度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并顺利获批。获得财政资金扶持发展后,合作社开展了一系列扬优势、补短板和强弱项行动。“在项目资金支持下,我们不断补齐荔枝产业链中的短板,建设冷库保鲜设施,搭建荔枝交易市场,拓宽产品销售半径;同时继续发展标准化种植、完善农业设施,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刘荣辉开心地说,“以前没有这个经济实力,如今可以实现心愿了。”
公庄镇辉煌水果专业合作社的情况类似。“以前加工是我们的短板,一旦鲜果销售不畅,荔枝就只能烂在地里,但现在我们合作社已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高文辉说,年,在镇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他所在的冷水坑村荔枝顺利入选省“一村一品”,在项目资金扶持下,合作社将会在原有的一个烘干车间上,再新建一个占地面积将近平方的加工基地,增加2-3条生产线,完善包括晒场、预冷、选果、分级等荔枝加工生产全流程,彻底解决了社员荔枝鲜果销售的后顾之忧,为社员收益上了一层“保险”,提升了社员种植荔枝的信心,激发了荔枝种植积极性。
博罗荔枝正在进行烘干加工
扬名海外指日可待
除了国内市场,刘荣辉今年花了更多精力在荔枝出口上,“国外市场我们也要抢占,也更有信心”。
早在年,山前荔枝已远销美国;去年,惠州荔枝首次出口新加坡、日本。位于泰美镇雷公村的龙记种养合作社于年成功从深圳海关处获得荔枝出口认证资质,成为博罗第一个获得海关出口认证资质的合作社。这让刘荣辉看到发展前景。
目前,包括山前荔枝专业合作社在内的多家荔枝合作社正在申请出口认证资质。“罗浮山荔枝”扬名海外,指日可待。
启用地标商标“正品”走得更远
虽然拥有“罗浮山荔枝”这一名牌,以及苏轼等名人与荔枝的故事,荔枝文化源远流长,但怎样用好“文化牌”,让文化成为荔枝销售的助力,博罗仍在不断探索。
“果农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品牌推广的积极性,加上荔枝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投产面积不断增加,而销售渠道没有变化,经营效益必然降低。”博罗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高惠良分析说。
针对这些问题,博罗通过大力推进荔枝市场营销行动,在提升荔枝产业质量的前提下,强化品牌宣传,拓宽销售渠道,用品牌为荔农销售赋能。
“我们去年首次启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商标,3家合作社获批贴标,今年还将对更多符合地标质量标准的合作社进行贴标,助力全县荔枝销售。”赵春艳介绍,地理标志专用标识印有查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