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样治疗 http://m.39.net/pf/a_6159813.html

岭南这个地方,对于现在我们学习的地理版图是陌生。说来惭愧,我只在苏东坡的诗词里面听说过“岭南”这一说法。

1、诗词里面的岭南文化

苏轼在被流放到惠州的时候有写:《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东坡先生的吃货哲学让他到哪里都是乐呵呵的,话说每天吃颗荔枝是会上火的吧,不过古文的翻译,几百上千其实主要是想表达多的意思,并不是真的表面数字那么多。

苏轼《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还这样夸因为人的存在,而使得岭南更多了一丝人情味。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沿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其他名人写岭南的诗词这里就不做赘述了,因为我觉得苏轼写关于岭南的诗词就足以表达古代文人对岭南的复杂心境。

古代的政治中心多在北方,被流放的文人到岭南之所以会高产诗词感慨,跟他们背井离乡可能永远也回不去了。着是一个古代文人被流放到岭南的原因之一。

2、岭南文化的地理因素

通过诗词中荔枝这个线索,我们可以得知是热带气候,那么肯定是广东一带。

“岭南”顾名思义山岭以南,以前我们学习地理都知道,有一条最有名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

但其实还有一个分界线也稍微提过,那就是南岭。

以这条山脉为分界线,南岭以北成为岭北,南岭以南称为岭南。

其实在汉朝时候,管理岭南的官员叫做交趾刺史,后来改为交州刺史。上古时期的交州,是对岭南最早的具体称谓。

历史上的岭南的概念包括两广地区和海南岛,以及现今越南北部地区。我们现在所说的岭南,主要以广东地区为主,包括历史上属于广东的海南岛,还涉及广西地区。

复杂的地形而且又没有被开垦,这是古代文人会被流放到这里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总结下为人为何总被流放岭南的原因:因为当时岭南多山脉,人力还没有发展到去大力开垦那里的能力,那里多瘴气,天气又热又湿,常常流放的人还没有到那里。

中途也没有被打家劫舍之人害,因为水土不服,死去的人十个当中就有三四个,这不得不说是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折磨。

3、岭南文化的形成

岭南文化的特征有:重商性。古代重农抑商,但是在岭南可能是因为广东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后来的海上贸易极为发达,让岭南文化的商业精神特别突出。

岭南文化的开放性,还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免不了要和其他外国文化碰撞和交汇,形成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

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和开放性是相互联系的,正因为兼容才开放。

岭南文化的远儒性

简单来说,就是因位于边境儒家文化影响较轻,反而受外来文化影响多,所以称为远儒性。

而岭南文化的其他特征例如直观性、务实性从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理解到。

岭南文化的形成最重要的原因是位于沿海的地理位置,岭南历史上多次的大移民运动有关。

第一次大移民是在秦始皇时期,是为了修灵渠而带来的移民:第二次大移民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次是因为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而移民;

第三次大移民是在两宋时期,因为靖康之变后南迁,这次移民形成了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文化之一:客家文化。

最后是明清时期,明代是为了戍边强迫移民,清代是鼓励移民。

由此可见,不同时期,南北古人的大迁移,思想上的大碰撞,给岭南文化的发源带来了契机。

总结下岭南文化:岭南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岭南地区文化,涵盖了学术、文学、书法、音乐、戏曲、侨乡等众多内容,从地域上岭南文化又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尤其以属于汉族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为主,构成了汉族岭南文化的主体。

我们中国传统习惯是安土重迁,安土重迁的意思就是一般是不舍得离开家乡的,从这几次的迁徙中,我们可以得知大多都是被迫的。

但是想到开头苏轼的诗句: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想从表面来说,有你自己的房子的地方可以称为家,但是从深层次来说,是有爱人的地方才是家吧。毕竟中国人从来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

作者:木子李说历史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