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背古诗不求甚解,记得当时背苏轼的这首《惠州一绝/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只记得是写荔枝的好吃,而把诗中的“卢橘”想当然地以为是一种柑橘。你看,芦柑和橘子都差不多是这类水果嘛。多年后我在深圳生活,离惠州很近,也去过几次罗浮山。惠州这个城市,因为有了苏东坡和罗浮山,再也不是过去的“瘴疠之地”,而是令人向往的文化名城和风景名区。我们没去正山景点,去的是后山。在山野乡间小住几日,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游人很少,野趣颇多,真的非常舒服惬意。后山有大片的枇杷林,一次正值山上枇杷成熟的季节,举办枇杷节活动,宣传海报上就讲解了苏轼《惠州一绝》这首诗。妈呀,看了海报的解读我才幡然明白:这“卢橘”竟是枇杷!回家一查,度娘说:《冷斋夜话》卷一载:“东坡诗:‘客来茶罢无所有,卢橘杨梅尚带酸。’张嘉甫曰:‘卢橘何种果类?’答曰:‘枇杷是也。’”再回看诗中的“卢橘杨梅次第新”,确实枇杷在三四月成熟,杨梅在五六月成熟,正好是按时节顺序“次第新”的。而柑橘类水果要到秋天成熟,那就不符合诗的意思了。现在又逢枇杷大量上市的时候,枇杷能润肺止咳,营养丰富功效多。吃枇杷时顺便把苏轼这首诗也教给孩子吧,别让他们像我这样错了好多年!或者把本文转发给你的朋友,看他们是否知道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97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