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在影视剧里看到有人突然昏死过去了,会采用“掐人中”的方式,来使人醒过来。那么这种急救的方式最早出自哪里呢?答案是源于一本叫做《肘后备急方》的古医书里面。这是一本奇书,被誉为中国最早的急救手册,也是最早的大众医书。著名医学家屠呦呦也在这本书里面受到启发,从青蒿里面提取青蒿素,为抗虐病药物研发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年诺贝尔医学奖。这里就来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本奇书的成书经过。《肘后备急方》的作者是东晋时期的道士、炼丹家、医学家葛洪,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世族家庭,葛洪虽然从小熟读儒家经典,但对儒家“学而优则仕”那一套不感兴趣,反而对修仙与炼丹方面非常有兴致。为了专心炼丹他是一路南下,最终在广东罗浮山潜居研究,写了不少书。《晋书·葛洪传》介绍:“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列举起来有:《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抱朴子·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外还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只是可惜大多丢失了,没有流传下来。流传下来的最主要是《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葛洪的妻子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针灸学家,经常给当地老百姓看病,被后人称为“鲍仙姑”。受到妻子的影响,葛洪在钻研炼丹之术的同时,还收罗当时的医书,编成了一百卷的《金匮药方》,但是考虑到这部书专业性太强,内容太多,于是又从中精选了一些简便易行的医技和验方,编成了一本册子,叫做《肘后备急方》。古人常在肘部衣袖里面设计一个袋子,平时可以藏一些物品,“肘后”二字,也就意味着这本书可以随身携带以备救急之用。《肘后备急方》里面介绍的药材都是普通易得,一些药可以在山野中采到,需要购买的也价格便宜,同时书中还介绍了普通人可学会的针灸方法。所以说,这本册子主要是面向黎民百姓,充分考虑到老百姓的接受能力,所以又有中国最早的急救手册、最早普及的大众医书之称。这是东晋葛洪留下来的珍贵医学遗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