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周敦颐(年—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01《牧童》

东风放牧出长坡,谁识阿童乐趣多。

归路转鞭牛背上,笛声吹老太平歌。

东风放牧出长坡,谁识阿童乐趣多。写牧童出去放牧的情景,东风是春风的意思,寓意春天的气息和生机。牧童是儿童的亲昵称呼,表示诗人对牧童的喜爱。长坡是指广阔的山坡,适合放牧。谁识是谁知道的意思,表示牧童的快乐是不为人知的,也暗示诗人的孤独和理解。乐趣多是指牧童的生活有很多乐趣,不像城里的人那样烦恼和忙碌。

归路转鞭牛背上,笛声吹老太平歌。写牧童回家的情景,归路是指回家的路,转鞭是指把牛鞭放在牛背上,表示牧童不用赶牛,牛自己知道回家的路。笛声是指牧童吹的短笛,是牧童的玩具和伴侣。吹老是指吹得很好。太平歌是一种民间的歌曲,寓意牧童的生活的安逸。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牧童放牧的情景,表达了对牧童清闲自在的生活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城市的繁华和名利的厌倦和不屑,体现了诗人的理学思想和高洁情操。

02《夜雨书窗》

秋风拂尽热,半夜雨淋漓。

绕屋是芭蕉,一枕万响围。

恰似钓鱼船,篷底睡觉时。

秋风拂尽热,半夜雨淋漓。描写了秋天的天气变化,秋风吹散了夏日的炎热,半夜时分下起了细雨。诗人用拂尽和淋漓两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风雨的力度和效果。这句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他像秋风一样清爽,不受世俗的烦扰,也像雨水一样润泽,滋养自己的心灵。

绕屋是芭蕉,一枕万响围。描写了诗人的居所,他的房子周围种着芭蕉树,芭蕉叶子大而柔软,雨水打在上面发出哗哗的声音。诗人用一枕万响围这个比喻,形容雨声如同枕边的耳语,环绕着他的睡梦。这句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对芭蕉有一种亲切的感情,把它当作自己的伴侣,也把雨声当作自己的乐曲,享受着孤独的安宁。

恰似钓鱼船,篷底睡觉时。诗人把自己的房间比作一艘钓鱼船,把自己的窗帘比作船篷,把自己的睡眠比作钓鱼。诗人用恰似这个词,表示他的比喻非常贴切,也显示了他的自信和从容。这句也透露了诗人的境界,他像一个隐士一样,不问世事,不求名利,只在自己的小舟上,静静地钓着自己的鱼,即自己的道理。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夜雨的诗,但不仅仅是描写夜雨,更是表达了诗人的心境、情感和境界。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巧妙地比喻,展现了自己的理学思想和超脱的人生态度。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宋诗,也是一首优秀的理学诗。

03《题惠州罗浮山》

红尘白日无闲人,况有鱼绯击此身。

关上罗浮闲送目,浩然心意复吾真。

红尘白日无闲人,况有鱼绯击此身。红尘指尘世的纷扰,白日指白天的光阴。无闲人表示世上的人都很忙碌,没有闲暇的时间。况有鱼绯击此身,鱼绯是鱼袋和红色的官服,是宋朝知州一级官员的配制。击此身表示加重了作者的负担和压力。这句说明作者作为一位高级官员,要面对红尘的琐事和白日的消磨,没有一刻可以安闲。

关上罗浮闲送目,浩然心意复吾真。关上罗浮指登上罗浮山,罗浮山是惠州的名胜之一,有许多古迹和风景。闲送目表示悠然地注视,送目是投以目光的意思。浩然心意指广阔的胸怀和志向,复吾真表示恢复了自己的本性。这句说明作者在罗浮山上观赏风景,放松了双眼,也放松了心情,摆脱了红尘的束缚,找回了自己的真我。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通过对比红尘和罗浮山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在官场的辛劳和在山水中的超脱。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的理学思想,即要返本归真,顺应自然,达到心灵的解脱。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总结:周敦颐的诗歌多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句清新流畅,富有音乐美感。他的诗歌也体现了他的理学思想,表达了他对道德、人性、天理的探求和追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