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寻
如入澄明之境
追随苏东坡的脚步,是我人生里独特而有意义的行为艺术。在他那个年代,能这样五湖四海的奔走,是极为不容易的。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这样的角色也没有几个。这个老乡大咖对历朝历代的人们影响深远,时至今日,还是有大把大把的人特别想亲近这个有趣的老头,当然也包括我。说起来也令人感叹,当年他的起起伏伏的辛酸人生,反而成了我们的福报。如果不是那些苦难际遇,他不会去到广东,我也不会有幸在惠州跟他的过去相遇。
自去年搬来广东后,就一直心心念念着罗浮山。疫情来来去去,让所有的出行计划全部作废。这个端午,等来了一个确定的说走就走。这场短途旅行,也成为了这三年里最为期待的一程。
若论自然风光,罗浮山在华南还能排得上点名次,在全国来看,的确难以出类拔萃。不过,所谓风景不仅限于自然,还有人文的部分。从这个角度讲,罗浮山作为道家十大洞天之一,有葛洪祖师在此修道升仙,有东坡在此写文会友,这个胜灵就不是很多山水能够比拟的了。
山里的一重好是植被丰富,百草鲜丽。随处可见百岁大树,动辄就是年、年的树中长者,让你开始对这座山肃然起敬。跟这些老树比起来,我们简直是不知春秋的蟪蛄,有什么资格哼哼唧唧人生多难苦无常。百草园里有许多我们熟知的中草药的“真身”,葛洪博物馆里甚至有标本展出,方便科普。对于我这个外行,努力去识记,还是会觉得半罐子水不得要领,因而只有对植物学家艳羡的份儿。
山里的二重好是道家文化的传承与保留。冲虚古观里的牌匾,记录着罗浮山的四时流转。遥想东晋,葛洪与妻子鲍姑移居在这荒蛮的大岭南三十余年,两位道医祖师,炼丹研草,治病救人。南传艾灸从这里孕育,黄大仙等更多大德大智从这里走出。罗浮山就像一座巨型的炼丹炉,仙、人、师在这里修行,最后都找到了自己的炼金术。
山里的三重好是这里的云与风。爬上鹰嘴岩后,那一览无余的开阔并不让人心动,最可叹的是云海云天。山仙不仙,要先看云灵不灵。一面让人生幻,一面让人生痴,真是欲罢不能的迷蒙之美。端阳暑热起,但在罗浮山中全然不觉烦燥,一有大树荫蔽,二有清风送凉。每每在你快要挥汗如雨,着实难扛的时候,总有一缕凉爽适时而至。而这股子清气,似乎就从没散去过,在这里,仿佛自己真成了个自在人,总有清福可享受。
罗浮山下四时如春,水果花式次第翻新,荔枝树下散落着飞鸟啄掉的白果肉。人说是浮生六记,岭南人的浮生,就写写这山里的云起雾生,都可以续成一个大长篇了。
题外话~~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撰文/编辑海敏原创文章、照片转载请后台联系于混沌之道中,探寻澄明之境海敏,教育研究者
LifeCoach
教育之海十余载,文艺之心不老。加拿大、日本二度留学,行走24国。多伦多大学教育学、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双硕士。7年国家教育外事交流,6年市场、公关,一线教学及管理。周游列国,喜舞弄画,热爱自然,击壤而歌。师从西方进化占星大师,研究占星已逾8年。日常工作以外的时间,以占星为舟楫,济渡有缘之人。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