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先来看看郦波教授比较经典的几首诗作。

一.《旅夜抒怀》

长夜咏怀难自问,

欲笺尺素赏音稀。

一身多少江湖事,

明月清风弄我衣。

初看这首诗还是不错的,但这首诗曾备受诟病,是因为化引了太多前人的诗句。比如“长夜咏怀难自问”化引自方干《除夜》“咏怀难自问,此夕正愁兴”;“一身江湖多少事,明月清风弄我衣”化引自黄效先《诗一首》中:“江湖一身多少事,清风明月我沾衣”一句。

其实化引不是不可以,自古至今均属正常,我也曾经专门发文讲解过化引。

化引水平有高有低,出色的化引应是超越前人诗句,例如“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便是如此,否则谁不会把前人的诗句拿来用?没有超越前人的化引意义将大打折扣。

再看看郦波这首诗,其化引的诗句在语义、意境方面均跟前人如出一辙,未有超越之处,因此不能算作好诗。郦波教授其他诗中化引的诗句,总体也少有超越前人之句。

二.《长夜独醉》

梁间燕子正呢喃,

我自沉沉杯自衔。

山月有情花弄影,

此心无迹入凡尘。

“梁间燕子正呢喃”化引自南宋华岳的诗句“梁间燕子为喃喃,故下珠帘未放还”,同样未超越前人。

“山月有情花弄影”,是不是想起张先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但很不幸,这句“山月有情花弄影”不仅未超越“云破月来花弄影”,可以说是远远不如,这是比较失败的。

最后一句“此心无迹入凡尘”我看不明白,想表达的主题或观点到底是什么?

三.《惠州二绝》

一绝

白鹤峰前独举杯,罗浮山下久徘徊。

头条我亦逢诗案,说与先生可觉雷。

二绝

试问平生几折磨,先生其奈小人何。

我今旅夜成诗案,只比乌台口水多。

这两首诗纯属发牢骚之作,本无意境可言。一是“小人”入诗本就显得气量略小;二是用典不当,竟然拿网上的口水战去对比政治大事件“乌台诗案”。且苏轼“乌台诗案”获罪跟苏轼作诗水平高低没有任何关系,苏轼的诗作水平从未受到任何质疑,而网友质疑的却是郦波的作诗水平。

可以说两者没有任何关系,诗中用毫无关系的典故,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佳品的。

关于用典我多说两句,“无规矩不成方圆”,用典必须要紧扣主题,不能跑题,不能用不相关的典故,也并不是典故越出名越好,关键是“恰如其分”。

读过以上几首诗,我对郦波教授的作诗水平大体有所了解。客观的说,不像有些网友夸张的说是刚入门级别,应该说比入门级别略高一级,但绝对称不上写诗高手。

拿我认识的诗友来做对比。我认识的诗友中比郦波写诗好的大有人在,保守点说也有20%以上吧,而其中并未有所谓的教授。

总之,郦波的诗作水平,放在现在的诗词爱好者圈里,不会进入前20%,也不会跌入后40%,这基本是比较客观的评价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