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葛洪,生于年,晋丹阳郡句容人,汉族,是当时一位非常出名的炼丹家,而且在医药方面也相当的有造诣,此人是三国时期葛仙翁的孙子,自幼聪明,《孝经》《论语》《诗》《易》这些儒家经典他都非常喜欢,特别喜欢“神仙导养之法”,在当时被称作小仙翁。
葛洪在祖父的影响下,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八王之乱”时期,葛洪流落在广州,遇到南海太守鲍靓,后来拜鲍靓为师,鲍靓把女儿许给葛洪为妻。
一日,葛洪来到广西境内,发现前面有一座山,便向山中走去。原来此山叫勾漏山,这时忽闻身后有脚步声,转头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走来,就见他身轻如燕,葛洪刚要打招呼,就见那老者冲着一棵橘子树喊道:“爷爷,不是说我来摘吗,你怎么自己来了?”这时葛洪才看见,山坡上一棵结满了橘子的树下站着一位老者,老人也是鹤发童颜,就听那老人说:“我爷爷急着要吃橘子,我只好自己来了。”
葛洪惊呆了,深施一礼道:“敢问老人家您今年高寿?”这时树下那老者笑道:“我的爷爷还健在哪,他怎敢称高寿?”葛洪与两位老人攀谈起来,并问道如何做到长寿的?老翁说:“常劳作,方可身强体壮;常读书,方可修身养性;常饮莲花井水泡的勾漏山茶,能长生不老。”
于是,葛洪便在勾漏山的勾漏洞里居住下,开始炼丹学道,修身养性。一日夜晚,梦见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告诉他道:“五更时莲花井内有莲花开,饮其井水食之莲花。切记,切记。”
葛洪猛地睁开眼睛,见已是三更天,便起身来到莲花井边。月朗星稀,看着黑黝黝的井,他不知是真是假,这时忽地井中一亮,井水喷涌,就见一朵晶莹闪烁的白莲花破水而出,异香四溢。葛洪忙把莲花摘下,鞠了一捧井水吃了,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只觉得自己就像一朵云彩一样轻飘飘的,他一抬脚竟然离开了地面,从此就成仙了,后来去了罗浮山隐居研制炼丹术。
葛洪到底成没成仙,已不为后人所知,但是,他著有很多书籍,一生著作宏富,如:《抱朴子》、《西京杂记》、《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其著作十三种。他在《抱朴子外篇》中,专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主张治乱世应用重刑,提倡严刑峻法。
葛洪认为服食金丹可长生成仙,所以他在不断的研制,在炼丹实践中,总结出物质的某些特征及其化学反映,这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后来经常有人看见葛洪,骑着一只鹿在罗浮山、葛源村的棋盘山出现。至今棋盘山仍遗有炼丹石、珠砂泉、棋盘石等遗迹,其中珠砂泉流出来的水呈棕红色,水甜石红,有诗云:
“策杖步长溪,蜿蜒行数里,斜日下西山,波光红澈底,须彼炼丹人,蛛砂或取此”。
当时,葛洪炼制出来的药物有密陀僧(氧化铅)、三仙丹(氧化汞)等,作为一个道士的葛洪,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医药、医学、炼丹的领域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