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色、香、姿俱佳。色,艳丽而不妖;香,清幽而淡雅;姿,苍古而清秀,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赞颂。北宋诗人林逋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正因为梅花有傲霜斗雪,独步早春的习性,因而常用来象征人们的坚强意志和优秀品格,把它比作高洁的化身。梅花原产中国,是我国传统的名花之一,已有多年的栽培史。《尚书》、《山海经》、《诗经》中均有关于梅花的记载和吟咏。足见古人植梅、爱梅之广泛。而今植梅中心颇多,如杭州西湖的孤山,武昌东湖的梅岭,广东的罗浮山,安徽歙县的卖花渔村,无锡的梅园,苏州的邓尉,南京的梅园新村和梅花山等,均是有名的梅花胜地,中外游客观梅如潮。梅花在园林绿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用孤植、群植、丛植、林植等多种形式种植。小桥流水之畔,疏篱散石缘边,苍松翠柏一隅,水榭亭台边侧,点级数株梅花,均能显示出其冰清玉洁之美。若以梅花作主景,苍松作背景,修竹作客景,便可构成一幅令人神往的“岁寒三友”图。梅与兰、竹、菊构成一景,传统称谓“四君子”,梅花树龄越老越显得苍劲古朴,观赏价值也就越高。然而,在园林布置中,天然古梅毕竟甚少,为弥补这一不足,经过多年实践,以“桃代梅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以“桃”,即选根干奇特,即将淘汰的老果桃作砧木,因树制宜地留3-4个主枝重截(留枝长度为15-20cm),然后用“芽片贴接法”按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每枝接上3-4个梅花芽片,芽片间的距离为4-5cm。芽片长度为1.5-2cm,稍带木质部,要平整光滑,切勿损伤芽眼。砧木上剥去的皮层要与芽片大小相同,深至木质部。芽片与砧木密切结合,两边形成层相对,上下吻合,用塑料带绑扎,成活率可达90%以上。当新枝长到10cm左右时,为调整树势,可根据需要删去部分新枝,留者及时解除塑料带,并设竹棒绑扶,以免大风吹裂接口或吹折新枝,通过精心养护,当年新枝可长达80cm以上,翌春即可开花。为更显古朴,可把天牛卵块按放在桃树主干基部,使其孵化虫蛀,蛀孔弯曲向上,达到预定要求后,立即用久效磷等农药(切勿用乐果和氧化乐果,以免造成药害)5-10倍液注滴蛀孔,杀死天牛幼虫。然后用利刀轻轻削去受害皮层和木质部,再涂上苔藓,这样,一株苍古奇特,斑疤轮突的老桩新枝“古梅”就能在园林中一显雄姿了。梅花历来是我国盆景的传统树种,为“十八学士”之首。梅花造型虽不一定要强求“曲、奇、疏”,但还是可以简取胜,因梅花体态清癯潇酒,不管制作成何种形式,若繁就失去韵味,失去诗情画意。在盆景造型时就可把最突出的“三两枝”表现出来,删去大量的无用枝,使其简练,达到“疏影横斜”的艺术效果。要使盆梅多开花,养护管理必须得法。首先要翻盆换土,翻盆年限以2年一次好,花后进行,剪去部分老根,剪除腐根,重新换上硫松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培养土,置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养护。其二是合理修剪花后在花枝近基部处留3-5芽重剪,促使萌发的新枝粗壮有力。修剪时还要考虑剪口芽的方向,如要枝条下垂,留内芽;要枝条斜生或直立,就留外芽其三为肥水管理。冬季可施足基肥,平时薄肥勤施,每月1次,花芽分化期可施磷钾肥1次。含苞前施1-2次以氮肥为主的速效性催花肥。浇水可适度,不能太多、太少,6月下句一7月上旬要恰当“扣水”,扣到叶片略呈萎蔫状时再浇小水待植株恢复生长后再行“扣水”,反复3-5次,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营养生长,多生花芽,促使明春花繁似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22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