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流传着众多传说.....相传晋代有个樵夫王质,一天在山上砍柴,遇见了两位仙人在下棋。看入迷了,忘记了回家。一盘棋下来,不知时间过了多久。等到王质想回家时,发现斧头的木柄都腐烂了。待王质回到家,村中已过数代,田地面目全非。村人都十分惊讶,一直以为祖上王质在上山砍柴时遇害,失踪了。多少年过去了,沧海桑田,可人们仍记得王质遇仙的故事,都把此山称作“烂柯山”。烂柯山简介烂柯山海拔米,总面积平方公里。山岭为东西走向。西起羚羊峡螺须山咀,经沙浦镇典水后山峰顶笔架山,与高要金利接壤,南面与蚬岗相连。在古时候,不少文人墨客慕名前来此处,留下了历史的印记。今天,小编与你一起慢慢品味!↓↓↓诗词解释①梁弥仙,斗南楼道士梁青霞,后归隐罗浮山。②烂柯山,在西江羚羊峡南,因烂柯的传说而得名。③葛坡龙竹,见《广东新语·山语·罗浮》:“罗浮之洞凡十余。最胜者曰‘黄龙‘,葛洪西庵之故基也。”葛坡,即是葛洪当年故居所在的山麓。同书《草语》:“《六帖》云:罗浮第三峰有竹,大径七尺围,节长丈二,谓之’龙公竹‘,尝有鸾凤栖宿。”题目中的曲筇,就是罗浮山所产的有弯可把的竹手杖。④苏轼出行时曾戴斗笠。⑤合,应当。⑥洞天,大型岩洞。⑦柯,斧柄。⑧石桥仙,传说神仙常在山谷的石桥出现。这首诗的作者李昴英,是南宋宝庆二年进士科第三名(探花),他的身上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李昂英字俊明,番禺人。少年聪颖,文思敏捷。以考《春秋左传》而得乡举解元(第一名)。历官武学博士、大理司直、太学博士、秘书郎、宗正丞、著作郎,直秘阁福建提举。解职归隐文溪(在广州),著有《文溪集》。诗中将罗浮山的特产曲筇和苏东坡曾戴的竹笠这两种出游工具,与烂柯山的传奇故事串联起来,只知“烂柯”而不知斧的下落,使得悬念陡生,产生了诗的谐趣。烂柯山苍润高逸,壑深谷幽,披着神话故事的面纱,静候您的到来。喜欢登山远足的朋友,不妨来到烂柯山开启传说之旅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