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陵与跋锋寒在双龙帮众早已购置好的宅院落脚,却不料碰上故人李靖。除子陵大肆宣泄对李靖的不满,得知李靖已经有了老婆红拂女,这红拂女曾在历史对李靖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丝罗非独生,愿托乔木”。于是徐子陵独自来到天津桥上散心,这时秦王李世民也碰巧来到这桥上,两人叙旧,不料师妃媗一见面就向秦王试招,并拷问帝皇之道。
徐子陵见无趣便奋然离去,另外,寇仲在尚书府从王思充口中得知和氏璧一事。之后,徐子陵回到密巢得知三个兄弟已被人害死,便和寇仲安葬三人,岂知婠婠和边不负已杀到,激斗中边不负被跋锋寒割断一臂,两人仓皇逃去。次日,因从王世充那儿得到线索,知和氏璧就在净念禅院内。经徐子陵探查其真正藏身处为清心铜殿。这清心铜殿为全铜建造,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其实也有一处用铜建造的佛寺——福鼎太姥山的“一片瓦禅寺”。
这些有名的寺院都喜欢建在山上,像大唐双龙传漫画中的慈航静斋、净念禅院。基于港漫团队制作的精良画面,云雾缭绕的寺院和名门正派的建筑显得越发神秘。比如天子传奇5里的龙华寺、少林寺第八铜人的少林寺、风云里的天下会等。这里着重说下天下画集第20回,风云第16回的篇名为“悟”的这张封面。在当年电彩不流行的手彩时代,主要以水彩颜料为画面上色,这张“悟”的封面上,长发的聂风从载稻杆的马车上鱼跃式地悠然飘起,稻杆随风飘扬,这里顿悟的聂风仿佛一羽鸿毛,背后云雾氤氲山中的天下会,一粒红点点缀在山顶之上。这“悟”的封面所表达出的一种意境实无法用言语形容,毫不夸张地说只能用人的第六感去领悟。马荣成的画功有人说领先当时业界5年,从和当时连载的刀剑笑、憨男故事、醉拳等漫画的画面来比较,的确如此。
回归正题,要知道,古代没有像现代发达的山上公路和运输工具,运输建筑材料是件很麻烦的事情,纯靠人力和畜力。除了在山中,更是不遗余力地在把寺庙建在山顶之上。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名寺名派都会选择风景秀丽的山川,以增加神秘感和妙境。中国山区分布广阔,名山众多。凡是名山的山腰或山顶,大多建有佛寺、庙宇、宫观,也有庵。佛教为了修持,一尘不染,脱离尘俗,必然要寻找往来人少之地,因此兴筑山寺。凡是各地的名山,佛教僧尼必然前往建寺,这里例举一下这些名山,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山西吕梁山、湖南岳麓山、甘肃天水玉观和平凉崆峒山、四川青城山,山东的泰山和崂山、浙江乐清雁荡山、广东增城罗浮山、江西贵溪龙虎山、河南洛阳鸡冠山和伏牛山、江西九江庐山、江苏苏州天池山等,有些武侠小说的门派直接以这些山名为名,如崆峒派、青城派。
久而久之,各地大山小山都建有佛寺道观,差别只在于大小不等。佛教的山寺相对较多,较大的佛寺通常有上、中、下三组,以山下为主,山中建中寺,山顶再建上寺。在中国,不论佛教的庙宇还是道教的宫观,都根据礼制修筑而成。庙宇不计大小,都要建成十分完整的左右对称式建筑,具体规模、建设规格也有一定限制。种种限制不仅体现在各殿的开间尺度,庙宇中的院种组合等方面,细部处理也有许多变化。
道观则不同,道观相对于宫观,在建筑体量小一级别道教建筑,小的叫道观,大的叫宫观。另外佛教与道教的建筑区别在于,佛教建筑必定有塔。道教尊奉老子、张天师,在建筑方面多选择与自然结合的设计手法,不墨守成规,采取自由布局。例如在悬崖绝壁建庙、架桥,桥上建屋,有大有小,远近不一,高低叠错,楼台殿阁建造其间,宛如仙山楼阁,仙人可在此下凡,或做为迎接神仙的佳境。
01总结
为什么在山中或山顶建造庙观?主要目的是登高望远,僧人道士修行时,一是敬神;二是迎接神仙;三是一尘不染;四是长生不老;五是与世隔绝。同时又能展现仙境高不可攀、令人神往的意境。从另一方面讲,正是这些难以寻觅到的庙宇,躲过战火,为今天的学者研究古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