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对孩子来说,没有海浪和沙滩的暑假是不完整的。”刚刚过去的周末,市民郑先生带着一家人到惠东海边度假。和郑先生一样的游客一拨接一拨,惠东滨海旅游景区迎来新一轮客流高峰。

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惠州近几年不断完善提升文旅产品和服务质量,“到惠州度假”成为一种新潮流。随着暑期的到来,惠州文旅消费市场日益升温,迎来火热的暑期档。

●南方日报记者糜朝霞

暑期升温

惠州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7月11日起,惠州全市多万名学生迎来52天超长暑假。他们从学校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成为暑期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不断推动惠州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早在6月7日,受周边城市疫情影响,惠州发布《惠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1号)》,提出惠州将严格公共场所防控管理,卡拉OK、电影院、景区内陈列馆、展览馆等密闭场所按接待能力的50%实行限流,全市景区按接待能力的75%实行限流。

当时正逢端午假期前夕,惠州电影院限流50%开放,惠州文化艺术中心暂停演出,多家旅游景区暂停开园,惠州文旅消费市场大受冲击。

暑假前一周,疫情形势好转。为迎接旅游旺季,惠州各地陆续推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文旅产品与服务,为市民游客准备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在暑假客流的带动下,惠州文化艺术中心、新华文化广场、惠州市博物馆等多个文旅场所迎来客流高峰。

在惠州新华文化广场和佳兆业西西弗书店,清一色都是放假的学生,以及带娃的家长。因为座位有限,很多学生直接席地而坐,捧着书本读得津津有味。“假期不想在家里打游戏,就来这里看书、买书,长长见识。”9月开学要上初三的廖志雄告诉记者,“暑假以来,光是买书就花了多元。与吃喝玩乐相比,我觉得买书花得更值!”

佳兆业西西弗书店靠窗的儿童绘本区,90后家长霍诗雨正给孩子读着纯英文绘本。“我是一名全职妈妈,每天都要和孩子一起读绘本。”霍诗雨说,书店的绘本种类更齐全,所以我常常带两个孩子到这里来,让他们在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提升对英语的兴趣和语感。

暑期是电影上映的高峰期,今年超50部影片定档暑期档,涉及多种类型、题材,可谓百花齐放。惠州电影院逐渐热闹起来,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客流量和电影票房收入均大幅增长。7月11日,暑假首日,恰逢星期日,惠州电影票房收入(含服务费)高达.31万元。

“现在暑期电影的类型越来越丰富了,从主旋律影片,到青春题材片和动画电影,不同的消费者总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口味的片子。”市民黄骁骁说。

放眼惠州各大旅游景区,除了大学生自发的毕业旅行外,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开启暑假亲子游,暑期旅游市场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值得一提的是,避暑度假目的地的热度迅速上升,在惠东滨海旅游景区,在龙门南昆山、博罗罗浮山周边的民宿群,客流量呈大幅增长之势。尤其是周末,前往惠东巽寮湾、双月湾、海龟湾滨海旅游景区的车流量再次激增,导致景区内主次干道瓶颈路段出现交通拥堵现象。

“今年暑假的旅游群体相对比较年轻,主要是大学生毕业游、暑期体验游、高考生放飞游,以及家庭亲子游,接下来,惠东滨海还会更热闹,市民尽量错峰出行,提前预订住房。”惠东滨海一家酒店的营销负责人介绍。

亮点频现

“夜经济”成为提振文旅消费的新引擎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惠州文旅产品供给提质增量,文旅消费市场亮点频现,文旅消费热潮涌动,让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集中释放。

天气炎热,诸多孩子与家长选择到室内文旅场馆“打卡”,“刷馆”成为新时尚。作为一个既可避暑又能“充电”的好去处,惠州慈云图书馆在暑期“一位难求”。记者多次尝试预约入馆,均被系统告知预约名额已满。

为最大限度满足惠州学生暑假期间的阅读需求,惠州慈云图书馆实施线上线下服务双驱联动,筹备了讲座、阅读推广、专题展览等五大类共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

惠州市博物馆、惠州市科技馆、东坡祠、东江纵队纪念馆近期也迎来一波客流高峰。“读懂一座城市,从它的博物馆开始。”大一学生黄肖说,身为惠州人,每次向同学介绍家乡惠州,就发现自己特别词穷,这次特地来博物馆参观,读懂惠州的“前世今生”。

文化也成为惠州“夜经济”的新标签。7月25日起,惠州文化艺术中心为惠州孩子与家长准备了12场“打开艺术之门”系列演出,包括大型魔幻泡泡秀、儿童类IP剧《美女与野兽》、《大卫不可以》等。12场演出寓教于乐,价格也非常实惠,保持在30元—元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12场演出均在晚上8点开启,让惠州“夜经济”更具文化味。“考虑到舞台搭建、演员彩排以及观众白天要工作等因素,我们的演出基本都安排在晚上。”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夜晚寂静,看剧也更有氛围。

太阳斜照,暮色将近,惠州水东街仿佛从沉睡中苏醒,青砖灰瓦、雕梁画栋披上霓虹羽衣,以璀璨夺目的灯光秀迎接过往的市民游客。

千年古街、麒麟憨态、惠州剪纸、街景穿越……在水东街二期沿江的墙体上,裸眼3D效果的千年水东灯光秀每晚如期上演,成为吸引市民游客的主打节目。

在水东街一期街区,已有50多家商户入驻,形成文创中心、文化展览、休闲娱乐、零售配套、电音剧场、时尚餐饮、潮尚酒吧、精品咖啡等九大主题老街文旅商圈新业态。徜徉在古色古香的水东街,市民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商埠文化。

琳琅满目的夜文化、新体验,拓展了惠州夜生活的深度、广度与多样性,满足了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同时拉动餐饮、购物等消费增长,为城市生活增添新活力。

提质增效

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要推出消费惠民措施、提高消费便捷程度、提升入境旅游环境、推进消费试点示范、着力丰富产品供给、推动景区提质扩容、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和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共9项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政策举措。

在推进消费试点示范方面,年12月,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60个)正式公布,惠州从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晋升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今年,惠州全力推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营造良好消费氛围,激发居民文化和旅游消费热情,促进消费市场复苏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其中,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持续打造“夜色惠精彩”品牌,利用两湖两江(西湖、金山湖,东江、西枝江),培育桥东滨江片区、祝屋巷、金山湖奥体馆、西湖步行街、华贸、港惠6大文旅夜间消费圈,打造夜间休闲旅游品牌,赋能城市夜经济。

为推动文旅消费惠民便民,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今年将与市总工会联合推出的“惠州旅游年卡”惠民活动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惠州旅游年卡”是由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惠州市总工会指导,惠州旅游年卡公司组织发行的惠民旅游产品,于年9月底开始面向广大惠州职工和市民发售。该旅游年卡价值元,最高峰时合作景区达27家。截至7月28日,市民凭卡仅可免费游玩市内20家景区景点。

“推行旅游年卡,是一项可以实现景区和游客双赢的惠民工程,全国各大小城市都在力推。”市民蓝先生表示,目前,惠州旅游年卡涵盖的景区太少,而且数量还在悄悄减少,希望政府部门加强监管,督促运营,莫让惠民工程变成一个“伤民工程”。

记者了解到,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今年还将开展年度惠州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和评审工作,发挥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引导作用,打造一批精品文旅项目;实施“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扶持”和“文化旅游消费补贴”计划,开展文旅消费排行榜评定,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