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论吃,你们都是弟弟原创朵朵编辑部耳朵里的博物馆
你好啊,我是朵朵~
随着直播和短视频时代的到来
网络上出现了不少美食博主
其实,在网络媒介几乎空白的古代
我国就有不少大名鼎鼎的吃货
比如“大宋第一美食博主”
苏东坡
一句“自笑平生为口忙”
亲自认领“吃货”身份
这个大宋文艺界最爱美食的男人
他懂吃,会吃,更是靠“吃”
吃出了豁达、自如的人生
纪录片《历史那些事》里的“苏轼”
苏东坡是一个高级吃货
一个真正吃出了境界的高人
东坡描绘美食的文字之多
文字里记载的美食涉猎之广
都会让你佩服、感叹
“原来这些他都吃过!!”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提及这首春日佳作
你大概会联想起
苏东坡拼死吃河豚的故事
但这里的重点不在苏东坡爱吃
而在于苏东坡懂吃
什么时候的河豚最为肥美?
他说:“正是河豚欲上时”
是河豚逆流而上产卵的时候啊!
苏菜,红烧河豚
除了河豚,这首诗歌里
还隐藏着两种极为小众的美味
——蒌蒿和芦芽
芦芽,是芦苇的嫩芯
蒌蒿,别名藜蒿、芦蒿(不是茼蒿哦~)
是一种生长于南方水岸边
有着独特清香的野菜
今天,蒌蒿仍是北方人不熟悉
许多南方人也没见过的蔬菜
但在多年前
苏东坡就已经吃过它了
湘菜、赣菜中的蒌蒿炒腊肉
他还把这种春日限定美味
和鲜美的河豚并列
不必说,在他的世界里
春天的风情是属于舌头的
棕笋
赠君木鱼三百尾,中有鹅黄子鱼子。
夜叉剖瘿欲分林,箨龙藏头敢言美。
原隋蔬果得自用,勿使山林空老死。
问君何事食木鱼,烹不能鸣固其理。
在《棕笋》这首诗中
苏东坡则向我们展示另外一种
直到现在也极少有人吃过的食材
——棕笋,春天里棕榈的花苞
因为像鱼子,又被称为“棕鱼”
不过这种“味如苦笋”的美食
很难赢得多数人的喜爱
滇菜,清炒棕榈花
新年五首其三
更待轻雷发,先催冻笋生。
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另外,被苏东坡点名过的美味
还有冬笋、藤菜(木耳菜)、莼菜等
浙菜,西湖莼菜汤
如果生活在现在
苏东坡也一定是个粉丝无数的美食家
因为他不仅会吃,还会做
不仅会做,还热衷分享烹饪心得
对于鱼,他这样做:
煮鱼法
“以鲜鲫鱼或鲤治斫,冷水下,入盐如常法,以菘菜心芼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搅。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橘皮线,乃食之。其珍食者自知,不尽谈也。”
鱼要提前用盐腌制
肚子里塞上白菜叶
跟葱段一起煎
加生姜萝卜汁和酒去腥提香
最后再撒上切成丝的橘皮
这便是传世名肴“东坡鱼”
除了会做鱼
烧野鸡也是他的拿手好菜
他在《食雉》里写“烹煎杂鸡鹜”
认为处理野鸡的诀窍是“煎”
这跟我们今天吃的干煎鸡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都靠小火慢煎,等一份唇齿留香
川菜,干煎鸡
会处理肉菜还不算真功夫
苏东坡的烹饪手艺
已经好到可以轻松拿下素斋
为了招待挚友佛印和尚
他“煮豆作乳脂为酥”
把豆腐做出了肉的质感
好吃到让佛印赞不绝口
据考证,苏东坡一生
写了将近50首跟吃有关的诗词
而以“东坡”命名菜品有60多道
这些菜品有的是苏东坡原作
有的是后世附会
可见这位美食家影响力之巨大
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肉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看见宽阔的水面就仿佛尝到了鱼鲜
看到竹林就好像闻到了笋香
就像是一种本能
一个真正的吃货并不在意在哪里吃
因为他在哪里都能吃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东坡仕途坎坷
他的一生不是被贬
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从大宋帝都开封一路贬到海南
他贬一路,吃一路
无论多穷乡僻壤都能发现美食
猪肉颂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北宋人喜欢吃羊肉
猪肉不怎么受待见
在黄州,苏东坡吃不起羊肉
只能吃“价贱”的猪肉
于是他改良了猪肉的做法
在清贫中实现了“吃肉自由”
名扬天下的东坡肉由此诞生
今天我们吃到的东坡肉都是后世改良版
后来他又受到了排挤
被贬到了惠州
这下好了,连猪肉也吃不起了
只能去找没人要的羊脊骨
他自创了新菜式——烤羊脊骨
沉醉在挑取骨间碎肉的乐趣中
因为把骨头吃得过于干净
导致身边的几条狗都很不开心
(“用此法则众狗不悦矣”)
这道“狗不悦”,今天叫做“羊蝎子”
在惠州
苏东坡还遇见了他最爱的水果
岭南地区最常见的荔枝
并写下了那首千古名诗
惠州一绝/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当他被贬到更偏远的儋州
他很快就在这个汪洋环绕的地方
解锁了新的美味——生蚝
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还特意嘱咐
“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大概意思就是
生蚝这事你不要告诉别人
我怕京城的达官贵人们知道了
都争着抢着贬官来海南
那我就没得吃了
《晚香堂苏帖》苏轼献蚝帖中记载的生蚝烹饪手法
苏东坡的美食之旅
其实也是他的贬谪之旅
令我们不得不肃然起敬的是
无论何种境遇他都能随遇而安
化霉运为食欲
化逆境为诗篇
世界上从来不缺乏美食
缺乏的只是发现美食的眼睛
我们应该感到幸运
中国有苏东坡
他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
一个真正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人
是永远都打不倒的
原标题:《苏东坡:论吃,你们都是弟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