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专栏

////

文:崔加荣/图:堆糖

1

一个眼神,便可以触及内心。

罗浮山不用眼神做载体,它一直试图掩饰高度。不见悬崖,没有深涧,只有草木蓁蓁,流水潺潺,钟声悠远,烟火缭绕。

黄龙观静幽,道法令人不再追高。融入山林的一切,或百草,或鸟兽,都可以擦肩而过,同林而居。

华首寺伟岸,诵经可以与自己和解,放下纷争。鸟鸣和水声,都是罗浮山的偈语。

罗浮山是一个高人,从未想以高度示人。

飞云顶就那样沉默不语,任群山伴身,白云拂面。它不畏雷电,无惧风雨。正是经历了残酷的燕山运动的挤压和扭曲,才有了今天的高度。

2

走进罗浮山,无须洗手,无须净心,只需要携带放松的脚步。

罗浮山是亲和的山,它会用并不陡峭的山路迎客,用涓涓流水洗心,用满地落英安神。

在山里,为食物奔波的鸟儿依然歌唱,受岩石挤压的树木顽强生长。衣食无忧的人又何苦日日烦恼?

低头,见水,罗水在东,浮水在西。无缘相会,却能听到彼此流动的声音,默默相守,不必相交,或许也是一种爱的方式。

水面上的落叶,花瓣,都是生命和爱的痕迹。它们随罗水穿山而下,任凭流浪,不管身后。

罗浮山的静,不消极,不拘谨,自由,放松。静里见动,静里,呈现初心。

3

入山,不是躲避,是朝着生命的更深处行走。

罗浮山里的生灵,或高耸入云,或低于尘埃,可翱翔碧空,可掩于土层。它们是积极的,乐观的,虽隐于山林,低调而又顽强,隐居而不颓废。

三月,春晖璀璨,高山杜鹃开得热烈,高雅,摄人心扉。依坡而生的稔花也偷得半枝春色,用大粉和淡紫媲美杜鹃。

六月,骄阳似火,白兰花香溢白莲湖。风及之处,细条的花瓣散飞,落于溪水,白鹭惊飞;落于湖面,锦鲤翻腾。

九月的夜晚,百鸟归林,万籁俱寂。天上的星星虽无语,但它一定懂得人间爱恋,点点星光是跳跃的生命,清水湖里有它们穿越凡尘的影子。月光婆娑,秋虫唧唧,湖边,心上人牵手而行,趁着月光,天仙会。有夜风,有虫吟,漫步的独行者,也一定不会寂寞。

生命因山林而静,山林因生命而美。若一个人在罗浮山,在山水之间,你一定想有一个人牵手,与罗浮山共此良宵。

4

踏遍罗浮山,不见神仙,却掉进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的网。

踏遍罗浮山,找不到它的眼睛,却发现了它蕴藏的思想。

葛洪博物馆里,葛洪是塑像,是书籍,是静止的故事。但是门前的青蒿和树顶上攀援而过的鸡血藤,则令我闻得到他炼丹的药味。

我步先人后尘,踏入朱明洞。洞中有洞,深邃曲折。汉代真人在此修炼,我只能到此暂避纷扰,历史是进?是退?我无从得知。

秋风起,落叶飞。会仙桥上的翩翩红裙,已非戏弄苏轼的何仙姑,也不见丢出拐杖的铁拐李。面对何仙姑,苏轼起爱慕之心,仙姑有戏弄之诗,铁拐李有友善之举。

人世间何尝不是如此,爱慕和友情,从不会因时间的流失而褪色,没有人能逃过风花雪月和恩怨情仇。

临湖而立,鸟语花香,凉风飒爽,心神恍惚。只要心存美好,走进罗浮山的人,哪一个不是神仙呢!

5

美,可以蔓延,可以共鸣。

在梦里,我轻轻呼唤:罗浮山!我听到了惠州罗浮山的应答,也听到了四川绵阳罗浮山的附和。

往期作品回顾

周日专栏()

崔加荣:“新散文”文体狂欢下传统散文的坚守

“中原红木杯”浣花文学奖评论组

崔加荣:对文学原乡地域根系的雕琢

周日专栏()

崔加荣:苏醒的小洲

作者简介

崔加荣,男,年出生于河南省沈丘县,现居惠州。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园洲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在《中国文艺家》《神州》《星星》《星火》《青年作家》《唐山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上百篇,著有小说集《又见槐花开》《梅家湾》和诗集《花开四季》《在路上》《流年》等。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特邀顾问:乔延凤桑恒昌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湛蓝

顾问:王智林/李思德/李国仁/杨秀武

总监:徐和生主编:烟花清欢朱爱华锦

总策划:崔加荣策划:柳依依暖在北方胡迎春

编辑:陈风华莲之爱风碎倒影连云雷朱晓燕

美编:郭舒

播音部:

主播:魏小裴自在花开眉如远山西西

理事单位:

广西北流市十字铺工业园松林瓷业

投稿须知: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