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惠州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坚定“对外大连通、对内大循环”思路,以“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为引领,大力推动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空港海港互联互通,畅通城市动脉,按下深度融深融湾“加速键”。

一辆辆工程车驶过,压路机、胶轮车来回碾压压实垫层……在1号公路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至大亚湾段施工现场,到处是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黄泥坳七级高边坡施工点是该路段的重要节点工程,在这个高低落差较大、地形比较复杂的山丘里,一侧要修建七级边坡,另一侧则为两级边坡,施工难度不小。为了保质量的同时赶工期,现场十台大型挖掘机和五十多名工人已经连续奋战了四个多月,大家卯足干劲,力争这段路在今年年底实现半幅通车。

1号公路施工点质检部长王以杰:前期这边整个的土方量大概是90万方的土方量,目前已经完成了土方开发有55万方,正在进行一级和二级的土方开挖,现在目前剩余35万方的剩余土方还没有未完成。

为了保质量的同时赶工期,现场十台大型挖掘机和五十多名工人已经连续奋战了四个多月,大家卯足干劲,力争这段路在今年年底实现半幅通车。

面对“双区驱动”重大机遇,惠州主动作为,探索“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发展新模式,全力构建“三横一竖”的“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正在加紧建设的“1号公路”(惠霞高速)是“丰”字交通主框架的“脊梁”,公路建成通车后,将串联起博罗、惠城、惠东、惠阳、大亚湾,带动沿线和组团片区城市以及产业快速发展。惠州湾产业新城等城市新中心加快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等产业大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惠州“大交通拉开城市骨架、千亿园区矩阵构筑发展引擎”的发展趋势越发清晰。通过“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规划实施,惠州还将全方位与深圳等大湾区城市对接,构建大湾区东岸的现代大交通体系,建成快速通达广深港等城市的交通大通道,力争实现惠州与大湾区中心城市间1小时通勤。

在惠州,除“1号公路”外,广汕高铁惠州段及沿线各个车站也正在加紧施工。在广汕高铁惠城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运输车辆来往不断,近三百名建设工人顶着烈日加紧施工,工地建设如火如荼。眼前正在建设的就是惠城南站的站前广场,目前正在建设广场的地下停车场,一层的面积达平方米,相当于4个足球场的大小。

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志勇:目前一期总的完成工程量大概是33.32%,二期完成的比例大概是10.36%。我们今年总的目标任务是一期计划完成总产值大概是三亿元左右,二期总目标大概完成产值8亿元左右。

广汕高铁是我省首次主导建设、时速达公里的高速铁路,在惠州境内设罗浮山站、博罗站、惠城南站、惠东南站等车站。预计明年通车后,惠州到广州、汕尾皆可实现半小时抵达。接下来,深汕高铁也将开工建设,届时惠州到深圳最快只要10多分钟。未来,惠州南北走向、东西走向都有高铁、城际覆盖,并可实现无缝接驳。这意味着,惠州市民以后可以在家门口自由切换出行路线,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

与此同时,惠州加快推进“畅通工程”打通城市交通内循环。构建“两环十射”快速进出城路网体系和“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强化中心区对外和各县(区)之间快速交通联系。惠州还聚焦一系列城市交通难题,优化市区过江通道建设,到年中心区形成8条过东江通道、16条过西枝江通道;为城市运行提速增效。

展望未来,惠州内畅外快、便捷开放的大交通网络将更加完善,全面建成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管理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大步向着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迈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