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约生于晋太康四年(西晋,公元二八三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三六三年)。公元年,年方23岁的伏波将军葛洪首度来罗浮山(现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晚年一直在罗浮山修炼和著书。至今已有年。重点来了,这惠州在哪?惠州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临南海,与深圳市相连,西南接东莞市,西交广州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惠州一带的文化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与中原文化息息相关。秦始皇33年(公元前年),惠州境内设有傅罗县;三国时,吴末甘露元年(年)改傅罗为博罗,另割置欣乐县(归善县的前身);隋开皇11年(公元年)岭南设有广州、循州两个总管府统领诸州;唐代时粤东只有潮、循二州;五代南汉乾亨元年(公元年)这里为祯州治所,宋真宗天禧4年(公元年)为避太子赵祯讳,改“祯”为“惠”,惠州之名遂沿用至今。惠州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惠州的“李家拳”是中国武术中南拳的五大拳种之一,惠东的“平海渔歌”名扬神州,龙门的“农民画”被誉为中国三大民间画之一,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一朵奇葩”。不仅如此,这里还汇聚了不少特点鲜明的美食。盐焗鸡盐焗鸡是当地一道特色客家菜。取处理干净的三黄鸡去除头、脖子和鸡脚,鸡身沥干水分,将生姜和米酒均与涂抹然后腌制,然后用纸包裹住放入倒有粗盐的瓦煲中,之后再用粗盐覆盖开小火煮至成熟。出锅时清理掉鸡身上的粗盐便可食用,独特的制法使盐焗鸡骨肉鲜香,香气诱人。淡水酥丸淡水酥丸是惠阳客家传统风味名菜,以裕华长富酒楼和康惠酒楼的黄金酥丸为代表。酥丸即炸过的大肉丸,肉爽带汁,清香淡雅,既酥香松软,又鲜美浓郁。相传清康熙年间,客家人就有爱吃黄金酥丸的习俗,还发生过“用酥丸对下联招亲”的故事。客家擂茶擂茶别名三生汤,据古书记载,相传三国时代的张飞带领官兵进攻武陵时,官兵将士都感染瘟疫无力作战,当时有位草药医师前辈,有感于蜀君纪律严明,便奉献祖传的除疫秘方,以生茶生姜生米共同磨成糊浆后煮熟而饮用,结果是汤到病除,擂茶之名便由此相传下来。狗肉煲我国东南大部分地区都喜欢吃狗肉,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烹制方法,而惠州人最喜欢狗肉煲。狗肉用香料、味料爆透,加入汤味以及广东老陈皮、老姜,再用瓦煲慢火久煲。俗话说:“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煲狗肉时阵阵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博罗酥糖博罗酥糖,是一种灰色的方块,是由博罗县糖果饼干厂选用当地产的黑白芝麻,以麦芽糖、白沙糖、面粉等作配料,用传统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博罗酥糖,真正是风靡粤港澳,酥松可口、甜而不腻名副其实。所谓的酥松,一是拿着它时要小心翼翼,手上稍一使劲,它就散成粉末;二是放入嘴里,会自然化开。敛糕敛糕,惠州话读作敛校,是当地传统风俗礼仪中常用的礼仪专用食品。惠州风俗:出生、婚仪、寿诞等喜事,要蒸红敛糕;丧事,蒸白敛糕;出生满月礼,外婆要蒸红敛糕;婚事的三朝回门,外家要蒸红敛糕作为回礼。此外,寿诞、丧事及年节的观音做会,亦多有做“敛糕”的习惯。最后,简单介绍一则关于客家人酸梅酒的做法:备料:酸梅,二斤;冰糖,一斤;米酒,二瓶;空瓶子(以前准备的是装十斤酒的空瓶)。做法:1.将酸梅洗净,开水烫一下,然后晒干表面水分备用。2.将酸梅、冰糖先放入空瓶中,放的时候要不停地摇摇,这样酸梅及冰糖才会装得充满一些。3.酸梅装到不能再装的时候,倒入米酒啦。4.然后盖好封住,耐心等待三个月,清甜可口而有益的酸梅酒就可以饮用啦。*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92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