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罗浮山飞云顶的留影(图片来源:《东江时报》)
罗浮山人是罗浮通,几乎到过罗浮山的每个角落,对罗浮山了如指掌。跟着山人爬罗浮,获益良多。这一次跟随山人的脚步,一路上寻幽访胜,让我对罗浮山又增添了许多了解,不亦乐乎!
登上分水坳,离罗浮山的顶峰飞云顶就不远了。山人说:在分水坳附近有一处飞云精舍的遗址,有无兴趣去一访?那自然是有兴趣的。他带着我们从一个隐蔽的入口走进一条小径,在密林中走了大约10分钟,来到一小块空地,地上散落着一堆石块,这是一座建筑的遗址。看得出遗址上的杂草有人清理过,上面还有人堆了几个土堆,山人说是前几年不知什么人堆的。我们怀疑是什么人在这摆的风水阵,我们不谙此道,所以无法确定,但总觉得透着一种神秘感。罗浮山是一座神山、仙山,处处都充满着神秘,也不足为奇。
这座房屋遗址位于罗浮山顶峰飞云顶的东南方,我们用手机软件测量了下,这里海拔米,比海拔米的顶峰飞云顶只低了多米。在遗址旁边的巨石上,有人工开凿的台阶,还有用山石垒砌的排水沟。在遗址的下方,有一道高约一米用山石砌起的矮墙。遗址的左前方,有一条溪谷,即使在冬天,溪谷上都水流不竭。沿溪谷往上走不远,就看不到流水了,原来那些水是从石缝里流出来的。这里可能是罗浮山最高的水源了。在水源的附近,树立着一块不平整的石碑,依稀可辨“飞云精舍”几个字,估计是精舍的界碑。
这一座废弃的飞云精舍到底有什么来历呢?回来后我在网上搜索,看到《东江时报》记者严艺超在年3月发表过一篇文章《蒋介石畅游罗浮山三天,盛赞“罗浮胜景,美不胜收”》,里面提到过飞云精舍。艺超君根据《蒋介石日记》、《蒋中正先生年谱》等史料,详细还原了蒋介石于年8月26日至28日,在罗浮山游览三天的行踪。他还罗列了蒋介石游罗浮山的线路:黄龙观——虾公岭——洗药池——龙珠瀑——涤尘桥——泛霞石——抱珠亭——华首台——飞云顶——飞云精舍——五马归槽——白水门——酥醪观——茶子凹——铁桥——冲虚观——葛洪丹灶。
蒋介石在罗浮山的第二天,从华首台西侧开始登山,于中午时分登上飞云顶。他在飞云顶盘桓了半个多小时,“游览毕,乃饭于飞云精舍”(《蒋中正先生年谱》),然后由飞云顶东北侧下山到酥醪观。
由此可见,罗浮山飞云精舍起码在上世纪30年代就存在于飞云顶下。可惜的是,除了在蒋介石游罗浮山的行踪有飞云精舍的记载,它的来历、毁于何时等都无从了解。查找了下,“精舍”的含义有两层比较接近,一是儒家讲学的学社,二是出家人修炼的场所。应该说不会有人跑到那么高的地方来讲学,那么最有可能的是后一种含义,那就是出家人修炼的场所。只是,由于资料的缺失,已经无从了解飞云精舍的来历了,也无从了解这里还发生过什么故事。我们唯一了解的,是蒋介石曾经在这里吃过一顿午饭。
飞云精舍遗址
飞云精舍旁巨石上开凿的台阶
飞云精舍前面的矮墙
飞云精舍石碑
飞云精舍旁的水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