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游泳旅行的好时节,
深圳作为一个沿海城市,
海滩自然也就成为了深圳人夏日的一大福利!
从大梅沙、小梅沙、红树林、
杨梅坑到玫瑰海岸,
景观都各有千秋,
今天小编也不那么千篇一律了,
给大家安利一片世外桃源海滩。
她一直鲜为人知,
却有着大小梅沙没有的宁静,
东西涌都无可比拟的纯净。
这里拥有深圳最蓝的一片海,
如今发现这位“小众美人”的游客也逐渐增多了,
在她成为下一个较场尾之前,
赶紧带上家人和朋友来打卡吧!
这片令人怦然心动的海滩,
有着一个普通却很好记的名字
沙鱼涌
大家可不要被她的名字给骗了哦!
沙鱼涌没鲨鱼,
她只是一座宁静的小渔村,
深藏在一个山环水绕的山沟沟里,
已经有年历史了。
因为至今没有公交直达,
外人都很难发现这里,
因此曾一度被称为“世外桃源”。
穿过百年渔村小巷
这里有着繁华似锦的过往,
据说,这里曾是惠州东莞、宝安三地
最大最旺的港口,
最繁华的商品集散地,
当年被人们称为“小北京”,
甚至在世界地图上出现过,
但繁华过尽的今天,
呈现的却是一幅“夜渡无人舟自横”的萧条画面,
不禁让人感叹时过境迁。
从牌坊往里走多米,
便能到达村子。
在村口便能看到一面浮雕墙,
记载着沙鱼涌昔日的繁华
和百年变迁。
但更吸引眼球的是,
这面依山而建的古文墙,
遗憾的是,
小编识别古汉字的功力尚浅,
无法破解其中的文字密码。
花坛里精心栽种的紫色小花,
在风中摇曳着,
似乎在欢迎过往的游客,
历经百年浮沉,
这座渐趋萧条的渔村,
正在致力于打造成一个全新的景区。
村里的民居大多已改建成
现在这种仿古风的小楼,
一溜灰墙和红色窗花还比较“新”,
但旧时渔村的风情已淡化了很多。
好在其中仍保留了
一两栋风格迥异的民居,
加上一些被选择性保留的残垣,
和少数即将被改造的房屋,
我们依旧能从中找寻到那份年代的厚重感。
这栋略显花哨的小楼特别扎眼,
依稀还残留着90年代的岁月痕迹。
砖瓦和配色像极了儿时家里的老房子,
以至于我对这个陌生的地方,
产生了一丝莫名的亲切和熟悉。
这面墙上贴着沙鱼涌昔日的老照片,
老旧的吊脚楼沿海而建,
感觉比现在有韵味多了。
一路上倒是有两家营业的民宿,
以至于看起来不像是那么毫无人气。
村头老式的小店比较多,
有没有一种恍惚回到童年的感觉呢?
还有阿叔在门口晾晒鱼干,
虽然在不断地改造中,
但旧时渔村特色依旧残存些许。
村子的改造仍在进行中,
纪念馆空空荡荡无人值守,
游客服务中心也没未正式开放,
各种施工场景依然能映入你的眼帘。
虽然设备还不够齐全,
但来访的游客已经多起来了。
翻过林间石阶古道
当你走到这栋太白楼之前,
而后沿着指示牌所指方向继续前进,
一段充满新鲜感的旅程由此拉开帷幕。
一个转角处,
左边是几近倾頽的老砖墙和葱葱的绿藤,
右边是新建的古风建筑,
仿佛昨天和今天在隔空对视。
看着眼前这条小道,
真的很难想象这里能通往大海。
绿荫蔽日、阳光细碎的山间小道,
显得非常的原生态,
空气中满是新鲜的负离子,
不知道这条神秘的小道,
能带着我通往怎样的未知世界?
抵达那片宁静的海
五六分钟后,
眼前瞬间变得柳暗花明,
传说中的那片海就这样闯进我的视野,
眼前瞬间就明朗起来。
几把竹椅,一排遮阳伞,
嘴里吸着新鲜的椰汁,
眼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耳边是海浪拍打海岸的巨大声响,
面朝大海的日子大概就是这般酸爽!
比起东西涌,
沙鱼涌海滩袖珍而精致,
三面环山,只有短短的米不到,
即使不登高远眺,
也能一眼望到尽头。
蓝天白云,水清沙幼,
大概是每一个人对于海滩的美好幻想。
由于尚未开发,
沙滩上的沙子很自然地形成了分层。
靠里的略显粗糙嗑脚,
靠海的则柔白细腻,
光着脚丫漫步其中,
最能感受到那松软的质感。
海水却是难得的清澈见底,
一波又一波如同果冻一般,
冲刷着你的脚丫子,
这种踏浪的感觉实在太舒服啦!
若非亲眼所见,
我都不敢相信深圳还有这么漂亮的海,
由浅蓝到深蓝渐变的海面,
这么富有层次感的美景,
即便是手残党,
也能拍出大片的感觉!
不过,相比起沙滩,
我更喜欢这里的礁石,
沟壑纵横,烙刻着岁月的痕迹,
连结成片,形成超赞的观景台,
垂钓、看海、拍照,
都是绝佳的位置,
但前提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沙滩的尽头仍然是嶙峋的礁石,
还很神奇地出现了一条阶梯,
拾阶而上,
居然还藏着一所面海而建的民居“别墅”,
真想和房子的主人做个朋友,
感受一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
究竟是何种体验。
不过这片海滩尚未开发,
游泳和玩水收获快乐的同时,
也别忘了警示牌上的指示:
安全第一!
海边的配套设施,
自然没法跟大小梅沙这种地方比,
但是,简易的冲凉房、烧烤场还是有的。
一段浪漫的历史
来到这片海滩,你的第一眼经常是放在
这座黄色的海边观景亭上的。
除了是个避暑纳凉、观景揽胜的好地方,
其实这里还抒写着一段值得铭记的光辉历史,
不远处肃然竖立着的纪念碑便能给你答案。
此地不仅见证了东江纵队的驰骋和北撤,
同时也见证了抗战时期的文化名人大营救,
如今,东纵北撤纪念碑上铿锵的字句,
依旧清晰、鲜艳,
向我们诉说着沙鱼涌
不一样的血色浪漫历史。
除了海边的纪念碑和纪念亭,
紧挨着沙滩的树荫下,
还有一座小型的纪念公园,
每一位先烈的名字都被篆刻在纪念墙上。
再加上村子里的纪念馆,
这里已经被打造成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不忘历史,珍惜当下,
感谢当年那些浴血奋战的英雄们,
用自己的牺牲,
换来了这片海滩的安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多么诗意的生活啊!
其实,我们离它就一步之遥,
周末在向你SayHi了
可以到这里住上一晚,
感受一下远离城市里两点一线的生活,
因为尚未开发,怕你难找,
所以双手奉上出行攻略。
出游攻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