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逐渐走到了食物链顶端,可以享用到这个世界最为顶尖的食物,无论是蔬菜水果,还是各类的肉食谷物,都是大家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人类可以选择的食物有很多,但大多都离不开本地的食物体系,比如住在海边的人,会经常吃海产品,住在山里的人,会经常吃大山产出的食物。由此还诞生出了完全不同的饮食习惯,就比如我国西南地区,因为潮湿的气候,大家都比较喜欢吃辣。
一、口渴的龚清孝
总的来说,虽然大家的饮食习惯有着很大的差别,但主要的饮食都是差不多的,一般都是谷物为主,不过这个世界很大,有一些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就比如我国重庆的那一名男子,他不喜欢吃蔬菜,也不喜欢吃谷物,而是喜欢像牛羊一样吃草,这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34年前,他因为口渴吃了一把草,之后就爱上了这个味道,再也戒不掉了,如今已经吃掉了整整40吨的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这名男子的名字叫做龚清孝,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山村,从小的生活习惯和大家都差不多,不过在26岁的那里,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那时的龚清孝是一名煤矿工人,这份工作是非常苦的,在完成了一天的劳作后,他发现自己忘记带水了,于是只能忍着口渴,在周边寻找小卖部,好买上一瓶水解渴。不过那时的经济没有如今这样发达,他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小卖部,而附近又没有河流、水井之类的水源地,这该怎么办?
二、吃草解渴
龚清孝那时偶然在路边,看见了生长的极为茂盛的青草,顿时心中就诞生除了吃草解渴的想法,于是他就抓起了一把青草,直接往嘴里送。可能是龚清孝的身体已经极度缺水,青草进入口腔后,并没有带来不好的感觉,反而让他觉得极为甘甜,于是又抓起了一把草往嘴里送。在吃了很多的草后,龚清孝不再口渴,肚子也饱了起来,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家,那时候的他肯定没有想到,此次的无奈之举,注定了此后几十年后的人生。
在此后的时间里,不管是吃什么样的食物,龚清孝都感觉没有胃口,食欲很差,家人还以为他是嫌饭菜不好,还专门做了一桌子好菜,然而他还是提不起食欲来。在最开始时,龚清孝也不知道食欲为什么突然就变差了,但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的青草,让他明白了这一切,于是他再也坐不住了,直接走出了家门,来到田间割了一大捆青草。当再次吃到青草后,龚清孝的味蕾仿佛被唤醒了,他第一次觉得青草是这样的美味。
三、吃草的龚清孝
于是龚清孝就养成了每天去田间割一捆草,当作自己的主食的习惯。这样的做法在村子里还产生了不少谣言,村民认为他这是鬼上身,所以才会喜欢上吃草。不过他并不在乎这些流言,依旧坚持着每天吃草,慢慢的,大家也就习惯了,各种流言也就消失了。而爱情也出现了,有一名女孩听说了龚清孝的故事,对他很好奇,之后主动的找上门来了解他,最终两人修成正果,成为了一对夫妻。很多朋友肯定有着这样的疑问,龚清孝吃了这么多草,身体难道没出现问题吗?
事实非常令人惊奇,龚清孝的身体不但没有出现问题,反而非常健康,而且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他喜欢吃草的做法,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有很多人听说了他的故事,于是来到重庆专门看他吃草,这给他带来了不少的旅游收入。不过觉得龚清孝的名气越来越大,问题也非常凸显,外界很多人对他的习惯产生了质疑,在压力之下,妻子开始劝说丈夫放弃吃草。但是吃草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又怎么可能戒得掉呢?最终妻子忍受不了了,带着女儿外出打工去了。
结语:
青草中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理论上来说,偶尔吃吃是可以接受的,只不过龚清孝吃的量实在是太大了,已经将草当作主食来吃,这显然是不行的,人的身体是很难接受这样的食物的。所以希望他之后能逐渐改变这样的习惯,减少吃草的数量,否则迟早要出问题的。不知大家对于龚清孝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呢?不妨在下方留言交流。
参考资料:
《食荔枝》
《社会故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