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西北,东江之滨,地跨博罗、龙门和增城三县,为岭南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我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和中国道教圣地之美誉。
罗浮山方圆多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山峰座,飞瀑名泉多达多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以山势雄伟壮观,植被繁茂常绿,林木高大森古,神仙洞府超凡脱俗的特色吸引古今无数的名仙名人和游客。
罗浮山山区广大,峻拔奇峭,是万年前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时燕山运动形成的。大量花岗岩侵入,挤压地壳使地层褶皱形成穹窿构造山地。主峰飞云顶是花岗岩山体,屹立于珠江三角洲边缘;南来的海风与北来的气流在此交汇,常年云雾缭绕。
罗浮山由不透水的花岗岩地层组成,山体切割程度大,大小座山峰,峭壁危崖,多道瀑布流泉,“山山瀑布,处处流泉”。尤以白石漓、白水门、黄龙洞3处瀑布为著。罗浮山地下水也很丰富,从岩层深处喷涌而出的矿泉水如长生井、卓锡泉,都是上乘的名泉,现已开发的出露于罗浮山断裂带北侧的矿泉水,是含锌的健康饮料。
罗浮山最高峰为罗山的飞云顶(峰),海拔米,其次为浮山的上界峰,海拔米。
罗浮山为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在此山修炼的道士众多。洞天是道教用以称神仙所居的洞府,意谓洞中别有天地。实际上是一处三面环山,只有一径可通的峡谷。罗浮山的寺观庵庙多建在洞天中,大者有18处,小者数百处。
~年(梁大同中),头陀僧景泰禅师结茅庵于小石楼峰下,广州刺史萧誉常与他往来,因而改建茅庵为南楼寺,这是罗浮山兴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道教和佛教同在罗浮山兴旺发达,这在全国名山中并不多见。
罗浮山地处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气候区。高温、多雨、土层厚,形成南亚热带的天然植物园。常绿乔木与阔叶林和众多的藤本、草本等植物,计有多种,其中中草药即有种。山中盛产柑、橙、桔、柚、龙眼、荔枝。~年(唐开元间),山僧即以柑甜味美的柑子作为贡品,并被皇帝命名为御园柑。北宋苏东坡被贬岭南,满腹惆怅伤感。但在安置惠州来游罗浮之后,却爱上了“四时春”的罗浮,在“芦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的生活中,“不辞长作岭南人”了。
罗浮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史上道、佛、儒三家长期在此繁衍共存,历代名人墨客也慕名而来,历代著名诗人陆贾、谢灵运、李白、杜甫、李贺、刘禹锡、苏轼、杨万里、汤显祖、屈大均等仰慕罗浮、赞美罗浮,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罗浮山成为一个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文化山。并在罗浮山留下了众多赞誉的题词石刻、诗篇佳作和名胜古迹,其中重点名胜古迹景观景点达到多处,摩崖石刻多处,宗教寺观13处。
这岭南第一山,你绝得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