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五月,芳菲散尽。春天从落英缤纷中归去,夏天从绿叶鲜果间走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梅熟蒂落,笋成出林,夏木阴阴,夏果可人。那一枚枚果实,或青,或红,或黄,或紫,鲜嫩饱满,热情洋溢。和春日里那些绚丽多彩的花儿相比,夏果之美也毫不逊色。果实之美是沉静的,淡定的,温和的,从容的。美而不明艳,丽而不妖娆。更何况,他们不仅有颜有色,而且有滋有味,既养眼,又养胃,既好看又好吃。如果说春天是花儿们的节日,那夏天就是果儿们的舞台。毫无疑问的,荔枝是这个舞台上最耀眼的存在。毕竟就算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都对它笑脸相迎。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看看,看看,这排面,这阵仗,快马加鞭,千里护送,宫门敞开,迎接荔枝。据说为了保证荔枝的新鲜口感,缩短运送时间,把马都跑累死了,在水果界,能享有这般待遇怕是也没谁了,妥妥的顶流啊。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皇帝如此穷奢极欲也真够混蛋的。荔枝若是有知,不知l会作何感想,怕是只愿留在岭南,做极为平常的水果,带给当地百姓美味,毕竟,爱吃荔枝的人怎会不热爱荔枝的故乡呢?咱们的大诗人苏轼不就是这样吗?
惠州一绝
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东坡先生仕途坎坷,被贬南蛮之地,可咱们的大诗人洒脱通透,乐观旷达。‘一蓑烟雨任平生’,别人眼里的蛮荒之地在他眼里却是四时如春,别人眼里‘试问岭南应不好’,到苏轼这里就是好山好水好风景,别人到此是长吁短叹加抱怨,苏轼到此是好吃好喝好心情。真可谓是卢橘杨梅荔枝作伴活的潇潇洒洒。
能和荔枝媲美的当属杨梅,可惜的是杨梅的运气差了点,让荔枝抢了先机,出尽风头,只能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咏杨梅
明徐阶
折来鹤顶红犹湿,
剜破龙睛血未干。
若使太真知此味,
荔枝焉得到长安。
杨梅长得煞是可爱,看上去圆圆的,红红的,摸上去绒绒的,软软的,吃到口里甜甜的。味道好像比荔枝还要好,要是杨贵妃吃过杨梅,恐怕能享用六百里加急的就不是荔枝了。
熟透了的杨梅味道很甜,其实最只杨梅好滋味的是诗人方岳
次韵杨梅
宋方岳
筠笼带雨摘初残,
粟粟生寒鹤顶殷。
众口但便甜似蜜,
宁知奇处是微酸。
甜中略带一丝酸,这是杨梅味道最奇妙的地方,与其说诗人写的是杨梅,倒不如说写的是生活,吃到口里的是杨梅,品味出来的是人生。丰满而生动的人生不就是酸中有甜,甜中带酸吗?
如果说杨梅是生活的写照,那青梅就是我们的青春年华。无论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天真烂漫,还是‘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豪迈,都是我们青春岁月。所以提到青梅,总是莫名的想起青春青涩的模样。
点绛唇·蹴罢秋千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那个天真的小女孩,害羞又调皮,那青涩的模样和她嗅的那青梅多么相似。随着岁月的流逝,青梅慢慢的退去青涩,日渐成熟,犹如我们走过青春岁月,成长中总是要经历风雨,梅子亦是如此,梅子黄时雨,风雨催熟青梅,犹如磨砺我们的青春。
梅雨催熟梅子,亦催黄了枇杷。
明月棹孤舟·枇杷
清朱彝尊
几阵疏疏梅子雨。
也催的、嫩黄如许。
笑逐金丸,看携素手,犹带晓来纤露。
寒叶青青香树树。
记东溪、旧曾游处。日影堂阴,雪晴花下,常见那人窥户。
微雨过后,枇杷的颜色更显嫩黄,一树树枇杷在绿叶间隐藏,甚是美丽,摘下一颗,还带着细细的露水,味道值得无穷回味,当然,值得回味的还有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吧。
夏果之中,樱桃绝对是最娇生惯养的那一个,樱桃好吃树难摘,樱桃可谓是果中贵族,又好看,有美味,谁会不喜欢呢?
吴樱桃
唐白居易
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浓气味殊。
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
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
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
樱桃就像一位高贵的娇公主,有着玲珑袅娜的身姿,鲜嫩光洁的肌肤,娇嫩无比,禁不起风吹雨打,采摘时也得格外温柔,当然,作为果中的极品,自是味道好极了。当然也是价格不菲。
写了这么些水果,不知屏幕前的你是否都品尝过,其实即使没吃过也没关系,果之味甚美,果之诗同样的味道好极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