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
冲虚古观乃罗浮山著名道观之一,是葛洪在罗浮修道炼丹的主要活动场所。冲虚古观左后的山谷,就是幽深神秘的朱明洞为此,千百年来,冲虚观成了罗浮山旅游胜地。至今,观左还有稚川丹灶、洗药池、东坡亭和不少诗、文、联摩崖石刻。
解放后,罗浮山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师驻地,师部就设在白鹤观旧址,而冲虚观医院。自此,少有游人行踪。冲虚观虽然失去往日辉煌,但所幸解放军纪律森严,既是威武之师,又是文明之师。因而,冲虚古观的主体建筑和三清大殿内的珍贵文物包括三清塑像,都能完整保存下来。
为了接待解放军高级将医院治病疗养,部队还先后在冲虚观后山周围建了十座别墅,其中以朱明洞别墅最为有名。因为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七名元帅在此处住过,林彪在朱明洞别墅住的时间最长。轰动一时的“为创造更多的四好连队而奋斗”和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六十个怎么办”等“名言高论”,就是林彪在朱明洞别墅冥思苦想出来的。此楼以后被称为元帅楼。另外九幢二层楼房,为将级军官疗养之用,故人称为将军楼。
周总理对冲虚古观十分关心。六十年代初,在国家经济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批准拨给黄金20两,为修补冲虚古观三清塑像之用。据说,当年他曾指示部队有关领导:爱名山,护古迹,这是我军的光荣传统。解放战争期间,我军每攻打一个大市,进城后都是采取近距离的肉搏战,而不用大炮等重型武器目的就是要保护当地名胜古迹。罗浮山部队的领导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总理指示的“爱名山,护古迹”的精神代代相传。
可是,在“文化大革命”这个人妖颠倒的年代,冲虚古观又面临着一场浩劫。在“破四旧,立四新”和“不破不立”等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北京颐和园的十里画廊都被乱涂乱画;万寿大殿珍贵塑像也已身首异处。红卫兵打着造反有理的大旗,所向披廉。破四旧之风,从北京吹遍全国的每一个乡村角落。南下串连的红卫兵当然不会放过这辉煌的三清宝殿。他们联络了博罗和惠州的红卫兵及当地的“左”派组织,齐集罗浮山下的长宁镇,准备砸烂博罗最大的“封资修的黑据点,罗浮山冲虚古观。
据说当时部队中也有造反派。谁能阻拦红卫兵的造反行动啊!而又有谁能担得起对抗“不破不立”这个最高指示的罪名!当时的驻军首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无法阻止红卫兵的造反行动,又不忍心让这珍贵文物遭劫。情急之中,部队师政委把电话挂到了周总理办公室,直接向总理汇报这十万火急的“军情”。据说周总理沉思了很久,没有回话。他何尝不想在全国明令不准破坏文物啊!可是,此时此刻,他也回天无力。他不能下令军队武力拦阻,更不能让这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古观毁于旦。这该怎么办。当然,这小小难题,难不倒久经沙场的周总理。看到胸前的毛主席像章,总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马上回电指示:不准武力阻拦,但可如此这般。师政委听到总理的指示,马上愁眉大展。他拿起电话,马上按周总理的指示向师部政治处作了指示。布置完了,他长长地叹了一气,拍着脑袋,自言自语地说:“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们怎么就想不到!”
第二天早上,造反大军一路直奔罗浮山。他们进了山门,绕过白莲池,来到冲虚观一看,个个傻了眼。只见冲虚观的大门从上到下贴满了鲜红的毛主席的语录和画像啊!大门进不去了他们就派几个人搭起人梯,翻过围墙。其中有一个人跌断了腿其他几个进观内一看:三潜宝殿内,不但门窗贴上了毛主席语录,而且从屋顶到墙角都贴满毛主席、林副统帅各款画像和毛主席语录,少说也有成千张。门不能进、窗不能破,墙也不能推。红卫兵的头头们个个束手无策。这时师部的领导和颜悦色地上前和他们握手说:“红卫兵小将们,你们辛苦了,我代表驻军部队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
师政委又故作神秘地拉着几个造反派的头目走到外面,小声说:“这个大殿内的东西早被我们推平了,现作新式武器库之用。你们可不要乱来啊!你们不是以破四旧为名,来抢武器吧。”那几个头目可担当不起抢劫部队武器的罪名。几个头头在旁商量了片刻,就大声宣布:“我们的先头部队在解放军配合下,已经把观内的四旧彻底砸碎了!”造反大军在一片欢呼胜利声中,“凯旋”下山了。罗浮山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警卫员擦擦额上的汗珠,问政委说:“首长,总理绐你面授什么妙计?”政委说:总理的指示是八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警卫员摸了摸脑袋,茅塞顿开。怪不得咋晚汽车连几十部卡车连夜四出购买毛主席语录和画像,怪不得昨医院附近的通道,医院的工作人员,通宵达旦张毛主席语录和画像,直至拂晓方归。
至今,三清宝殿的三尊神像依然光彩夺目,栩栩如生。据说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举国悲痛之时,观里的道士发现玉清上清和太清这三尊神像的眼角上,淌着几滴水珠。是昨夜狂风掀乱了瓦面,雨水刚好滴在三清的眼角;还是三位尊神感谢周总理保护之恩,因而在总理逝世之时,黯然泪滴,那就无从考究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180.html